明朝皇帝姓“朱”与“猪”谐音, 那明朝人管猪肉叫什么!

2022-11-28 06:39  360kuai

文/炒米视角

事实上,在传统的江淮官话里猪和朱并不同韵。

猪在传统的江淮官话里读“jio”(汉语拼音里找不到合适的发音)而朱发(zhiwu)和zhu的发音从韵上也不一样(现在有些老南京、老扬州应该还能有这种发音感受)。后来是因为洪武25年以后,全国性正韵,采纳了部分北方中原韵律,才属于同一韵部的。但是很显然朱元璋应该发音还是尊崇了传统江淮官话的发音,所以一开始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开国初期说猪无需避讳。既然在开国时期都不犯法,以至于在明朝说猪都不犯法。

所以明朝的很多文章典籍里,涉及到猪的,仍然非常之多。

比如明朝的《御制大明会典》里记载“是日、内官于奉先殿陈设牲醴祝帛讫。每庙猪一、羊一、帛二、缸一篚。”“郊祀庆成:永乐二年、……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汤三品。双下馒头。马猪羊肉饭。”《酌中志》里记载:“本地则烧鹅鸡鸭、猪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猪灌肠、大小套肠……”等等。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朱元璋是什么时候发现“朱猪同韵”的这个问题的,但是等他发现也已经晚了,但是朱元璋似乎也不是那种根本不在乎避讳的那种人,不然“元来”不会改为“原来”。更不会给儿孙取名字必须要加上金木水火土,生造出一堆字来。

但是朱元璋很显然不愿“与民争利”,所以根本没有避讳“猪”,更没有给猪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