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显灵,雕塑闭眼”,乐山大佛为何四次闭眼流泪?(2)

2021-10-11 21:19  今日头条

酸雨可谓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导演了大佛睁眼闭眼,酸雨使非金属建筑表面硬化,强度降低,还会使建筑变黑,影响市容市貌,被称之为黑壳效应。近年来随着污染严重,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与水融合形成酸雨。四川乐山酸雨现象严重,导致大佛上眼睑变黑,造成闭眼的假象,1962年工作人员修缮后看起来像是大佛睁开了眼。后来由于酸雨的不断来临,大佛眼睑变黑看起来又闭了眼。那为什么只有关于大佛眼睛的睁闭只有建国后的记载?这是因为中国建国后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污染严重,导致酸沉降现象频繁。

而佛光也是光的自然现象,其形成条件要求高,因此很难见到。乐山大佛也有排水系统,平时市民看到的大佛流泪实际上就是正在排水。

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可以说武则天的尊佛态度对乐山大佛的建造有很大影响。它由海禅大师发起,目的为了减少沉江事故,号召众生团结一心,甚至和尚也加入这一行列中,聘请高级雕刻师,来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大师死后,工程被迫搁置,直到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等人继续建造,最后终于在九十年后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落成。由此可知这项工程耗时长,工匠们的敬业精神,设计师的智慧。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石块发圈,木制双耳,正襟危坐,雍容大度,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耳朵正胸等部位组成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