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1日,夏秋季防御作战,后洞里阵地上的美军第7师的两个营忽然感到空气中传来一丝震颤,震颤中还伴随着一丝尖啸声。就在他们惊疑不定的时候,一条条火龙从天而降,那是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霎时间,整个后洞里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美军的两个营被当场炸死700多人。这是志愿军首次在战场中使用喀秋莎火箭炮。美军给它取了个名字:中共军的大嗓门。
苏德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BM-13火箭炮诞生于二战时的苏联,因炮车上印有字母K,所以苏军给它取名喀秋莎。这种炮没有炮管,而是在汽车顶上安装了8根导轨,每根导轨可以安装两发火箭弹,每枚火箭弹重104斤,杀伤面积达4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