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需要袁殊,军统方面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戴笠在抗战开始时候一直在物色一个“日本通”,于是经上海帮派大佬杜月笙的提醒,戴笠找到了袁殊,要求他为己方服务。在向潘汉年沟通后,袁殊加入了军统,并因为屡历功勋,升任情报组组长、第三站站长。
就这样,在加入中共、中统/军统、青帮、日本特务机关以及日伪的职务后,袁殊成为了历史上罕见的“五面间谍”。在五面中,其他身份是掩护,袁殊实际上一直只接受潘汉年的领导。在国共合作时,袁殊首先将情报汇报给中共,在得到授意后,也将一部分情报向军统报告。
在上海沦陷之后,袁殊奉戴笠之命,作为军统少将留在上海。袁殊等人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刺杀犯有重罪的大汉奸,得到军统局的奖励。戴笠在香港召开了会议,将军统各大特务头子一并招去,也让袁殊过去,于是,袁殊在香港还碰到了潘汉年。
袁殊被戴笠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后来打入“岩井机关”,为中国方面带来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情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袁殊了解到日本放弃北进进攻苏联,全力南下侵占东南亚。这个消息经中国方面转给苏联方面,斯大林得以将驻扎在远东的百万苏联红军,抽调超过50万部队支援苏联卫国战争,为苏联与纳粹德国相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袁殊在香港接受的另一个命令,是刺杀大汉奸李士群。不过由于军统上海站站长王天木的叛变,袁殊反而被李士群捉住。不过因为与岩井英一的关系,袁殊再次被日方救出。此后,依靠军统、日军、伪军的多层关系,袁殊不断的将机密情报送出,从1939年至抗战胜利,从未失手。袁殊曾多次送出日寇“清乡”扫荡的情报,告知中共日军的扫荡时间与方位,使粟裕部队成功的跳出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