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为何斩首要放在秋后呢?

2023-08-25 07:22  谋士说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或听到一个词,“秋后问斩”,意思是将判了死刑的罪犯在秋分后开刀问斩。在真实的古代律法中,死刑除了犯了大逆不道而被判斩立决当即处死外,几乎大部分死刑犯都是在秋后的统一时间段内执行死刑的,为什么要把执行死刑的时间放在秋后呢?接下来为您揭秘。

古代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为何斩首要放在秋后呢?

审案

顺应天意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中的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说天气凉了,白霜也降了下来,连鸣叫了一整个夏天的蝉也要死了,高飞的雄鹰也开始捕捉飞鸟来祭祀上天。所以人们认为秋后是杀戮的季节,可以光明正大的问斩犯人,用他们的血来祭祀上天,以伸张正义、惩罚奸邪。

古人认为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人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因而秋冬主刑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这样做是适应天意,顺乎四时的。

西汉大儒董仲舒推崇 “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