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舞弊什么下场?考生斩首,主考官杀头(8)

2021-09-03 20:16  军武次位面

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通过考试选拔公务人员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就可以说是科举的延续,在公务员考录制度出现之前,高考也被视为“现代科举”,因为那时大学生“包分配”,只要考上大学就有工作,有铁饭碗。

虽然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但很多公务员岗位(也包括不少“体制外”职业)都要求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所以实际上高考还是承担了部分“科举”的功能,老百姓对高考的公平性依然非常看重,国家当然也非常重视。

▲日本高考并不轻松

在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和韩国也有各自的“高考”,同样是其国家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在日本想上大学,要经过两次折磨。首先是“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相当于预赛或资格赛,然后是各大学的自主考试,相当于决赛。整个过程漫长而残酷,所以日本又流传着“四当五落”的说法——每天睡四小时,就能考上,每天睡五小时,就考不上。

▲韩国中学生的教室

韩国高考的正式名称是“大学修业能力考试”,每年11月举行,一天之内考完5门科目,录取率约60%,看上去并不低,但只计名牌大学的话,比例就很低了。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韩国学生在中学的最后一年,每天要学习16小时以上,几乎没有周末。

每当高考那一天,整个韩国几乎停摆,所有人都要为高考让路——上班时间延后,飞机要保持3000米高度以上,考听力期间,机场禁止起降,火车不能鸣笛,总统出行也要避开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