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场炮战,解放军准备了仿制苏联M-30式122毫米榴弹炮、国产化不久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榴弹炮等重炮多门,连苏联制B-13型130毫米舰炮也被当作岸防炮使用,总计调动459门火炮、80多艘舰艇与飞机200架,发射47万4910发炮弹。虽然台军在金门也部署M2A1 105毫米榴弹炮、M1 155毫米榴弹炮、M2 155毫米加农炮,但在数量上不具优势,因此甫一开打便吃了大亏,导致正在金门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负伤,金门防卫部三位副司令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也全悉数阵亡。
由于要摸清美军究竟愿意出多大力气协防金马,解放军“不主动攻击美军,若其入我领空领海,我坚决打击之”。同时,周恩来还伺机宣布中国领海为12海浬。虽然美国拒绝承认,但也因此停止全程护航台湾运补金门的舰队,只肯停留在公海上。毛泽东还于内部会议上宣示“绞索政策”,形容金门马祖如今成了套住美国的绞索,“只要有这两堆在这个地方,他得关心,这是他们的阶级利益……他赖着不走,就让他套在这里,无损大局”。也正是为了“套住”美国,故解放军对金门始终是打打停停、打而不登、围而不死,存心拖住台湾与美国的力量。
美国原本以为新中国打算顺势统一台湾,因此面对台军的求援,颇不愿耗费精力防卫金马小岛,只想再劝说蒋介石专守台澎,好借此加剧分离两岸。但经台湾的多番求助、与美国逐渐察觉解放军的进攻似乎以政治成分居多,遂才于9月同意出借驻守于琉球基地的12门8吋自走式榴弹炮(M1 203毫米榴弹炮),以供金门守军使用。台湾为此士气大振,特地制定“轰雷计划”运输这12门重炮,并以在电文里以“特种武器”称呼之。待重炮部署完毕后,台军迅即发炮还击,令解放军与厦门一时之间也颇有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