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在加入欧盟时,欧盟提供数百亿美元帮助爱尔兰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缩小了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差距。到2004年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斯洛文尼亚和波罗的海3国加入时,欧盟不再提供援助资金或集体承诺将新成员提高到共同体平均水平。对于2007年加入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来说,差距更大,资源更少。
在冷战结束后,东欧曾预计在五年或十年内会达到奥地利、法国或瑞典的水平。尽管新政府推行“休克疗法”经济改革,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但乐观的未来让东欧人忍受牺牲。然而柏林墙倒塌三十年后,即使东欧表现最好的国家也没有缩小与西方的差距。斯洛文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747美元,约为奥地利的四分之三,保加利亚只有23156美元,甚至还不到奥地利的一半。
但即使是这些数字也是具有欺骗性的。因为东欧的大都市,包括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索非亚--吸引了最大份额的外国投资,尽可能缩小与西方的差距。这意味着东欧更多的小城镇和乡村远远落后于西方。例如波兰没有从经济转型中受益的人就包括领取养老金的人,罗姆人等少数民族、无法与西方进口产品竞争的农民等。保加利亚南部城市马丹曾经是一个人口超过10万的矿业城镇,现在已经减少到6000人左右。经济转型期间,煤矿关闭了,几乎所有处于工作年龄的人都走了。马丹看起来就像是受到了战争或自然灾害的打击。保加利亚在30年前人口年大约有900万,今天只有7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