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富士山!美军轰炸机是如何一步步砸断日本进行战争的脊梁的?(2)

2024-03-28 10:02  搜狐军事

1945年3月,来自中国的轰炸行动停止。尽管战果不大,但是解决了B-29轰炸机的一些缺陷,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李梅也获得了宝贵的指挥和运用B-29的经验。

▲机头的骆驼标志代表成功往返驼峰航线的次数

马里亚纳群岛的基地在对日本的战略轰炸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29从关岛、塞班岛和蒂尼安岛起飞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在B-29部署之前,美军就已经在努力研究日本经济,并选择最合适的目标。但是由于日本社会的封闭性,缺乏日本在战争领域的情报。在许多情况下,空袭规划人员不得不依靠旧地图、零星的旅游报告和战前的保险数据。根据欧洲战区的经验教训,规划人员确定了日本的几个关键系统作为目标。炼焦炉是钢铁生产的关键设备,也是被挑出来作为一个关键系统,其他目标包括商船、炼油厂、交通网络和兵工厂,特别是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厂。美国战略轰炸调查(USSBS)的分析师在研究了盟军对德国轰炸的影响后,对这些目标的优先次序进行了排列。

▲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的机场起飞

驻扎在马里亚纳群岛的第21轰炸机司令部在头三个月的行动并不是十分积极。到1945年1月,仅向日本投下了1500吨炸弹。在一半的任务中,50枚炸弹中只有1枚落在目标1000英尺(305米)以内。1945年1月,李梅从印度前往关岛,开始指挥第21轰炸机司令部。很快他就把轰炸高度降低了几千英尺,以减少高空气流对轰炸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