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两点,口令海魂!日本赔偿的炮舰,起义成人民海军旗舰(2)

2023-06-26 15:59     搜狐军事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人面临更为头疼的问题:首先这些弱小的长江炮舰很容易成为中国炮兵的靶子,其次中国也开始批量建造内河炮舰,虽然旧中国的造船能力非常薄弱,但建造百吨位的内河军舰还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1927年南京当局成立后,以“咸宁”,“民权”等军舰为代表的国产炮舰纷纷下水,这些炮舰普遍火力吨位和装甲远大于日军这些脆弱的长江炮舰(如“咸宁”舰吨位为462吨,装备有一门120毫米主炮),虽然在沿海一带日舰还能耀武扬威,但在内河水域遇上这些中国军舰根本难以招架。

游弋在长江的日本“热海”号长江炮舰,这是一艘典型的日式浅水炮舰

于是在1937年,摆脱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桎梏的日本开始了庞大的造舰计划,即第三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在该计划中,除了计划建造大和,翔鹤等战列舰和航母,还计划建造一批吨位在千吨上下的炮舰,以保证在未来的侵略行动中保证日军在长江一带的交通线。这其中就包括了“桥立”级炮舰,该级炮舰共建造两艘(即“桥立”号,和“宇治”号),由大阪铁工樱岛造船所建造,两舰先后于1940年和1941年竣工下水,到服役之日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原本部署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大批日本军舰被调往太平洋战场,新入役的“桥立”和“宇治”则承担了从长江下游至沿海一带的作战任务,其中“桥立”还成为内河舰队的旗舰。

“宇治”号炮舰线条图

“桥立”级炮舰全长80.5米,宽9.7米,标准排水量999吨,吃水2.5米,最大航速19.5节,非常适合长江下游一带的水文条件,同时较大船身能够安装口径相对较大的火炮。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郑和下西洋,为何专挑50岁老妇人一起航行?原来她们有特殊用途!

公元1405年,一只庞大的东方舰队由南京出发,经江苏太仓张家港集合后,浩浩汤汤地向着未知的海域驶去。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名叫郑和。郑和下西洋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不管是外交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