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亚洲旅行时,为什么会评价日本人为“低智商人种”?(2)

2021-09-03 20:37     兰台
20世纪西方国家这种以人种、肤色区分远近亲疏的现象,日本明治维新元老伊藤博文早在1883年就已经发现了:

"每逢东西两洋交涉,欧土各国则连横合作,欺凌孤立之我。其心术毕竟无他,唯在人种与宗教之异同。……彼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之类与山中野猿无异,……盖敬爱彼之不开化如山中野蛮者,却不认可我东洋之进步,是与彼等无同宗兄弟之谊也。"

无独有偶,日俄战争时期正在欧洲旅行的孙中山先生也发现了西方社会对亚裔的歧视。

孙先生观察到当日本海军在旅顺港附近一举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时"欧洲全部人民为之悲忧,如丧考妣"。"英国虽然是和日本同盟,而英国人一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多数也都是摇首皱眉,以为日本得了这个大胜利,终非白人之福。"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双方在美国调停下于1905年9月5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美国方面给予了沙俄谈判代表超规格同情和礼遇,俄国人被这种"种族亲情"感动得潸然泪下。

而与此同时,英日虽然是同盟,但是日俄战争结束后,当时英国的印度总督却在担心日本的胜利会导致印度人争相赴日留学,然后在日本人的影响下敌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