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系内战——格鲁吉亚战争中的T-72同室操戈

2022-09-02 11:39  坦克装甲车辆

双方T-72坦克的异同

格鲁吉亚军队在苏联解体时获得了数十辆T-72AV型坦克,后来从东欧又获得了一批。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北约的安排下,格鲁吉亚从乌克兰得到了近百辆T-72AV型,并送到斯洛伐克进行了改装,这次改进主要是火控系统方面,命中精度甚至比俄罗斯的T-72还要好。经过这样小规模改进的坦克,被格军称为T-72SIM-1坦克,因为经费原因,其在防护、机动力等方面没有做任何的改进。

俄罗斯以第58集团军的坦克部队为主力,其下属的坦克大部分为T-72B型,另外还有一个营的T-72BM型参加了对格军的作战行动。

仅从技术性能上讲,格军的T-72SIM-1夜战能力与首发命中能力,都得到提高,性能上部分超过俄军参战最先进的T-72BM型。但在防护与攻击能力上,比俄军参战的T-72B与T-72BM差一个档次。

格军攻城作战

各国装甲机械化部队历来将人口稠密、地形复杂的城镇地区视为畏途。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美军装甲兵的作战条令一直明确规定,装甲兵在作战中应避开面积大于一平方千米的城镇地区。由美军一手培养起来的格军,也自然深知这一点。但是这与格军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格军需要占领的重要目标都是城市,而且几个还是人口稠密的城市,如南奥塞梯自治州首府茨欣瓦利就是格军必须要夺取的城市。所以格军针对这些城市,长期策划,反复演练,特别进行以坦克为核心的攻击城市的战术,力图依靠装甲部队一击成功,快速拿下类似茨欣瓦利这样的城市。

格军步兵第四旅驻扎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附近,战斗一开始从东面进攻南奥塞梯。其步兵第二旅和第五旅负责牵制另外一个闹独立的地区阿布哈兹。很显然,格军利用自己在部队数量、质量上的优势,采用多路围攻的方式,避开南奥塞梯部队严密防御的正面,从各方面进攻,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攻破南军防御,达到占领的目地。为了一举占领南奥塞梯,格军连预备队都不留,可见决心之大。当然面对强大于己方数十倍的俄军,格军留再多的预备队都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孤注一掷,豪赌一把,把能用的兵力全部用上,以获得最大的成功希望。

相比之下,南奥塞梯的正规军队只有3000名士兵以及15000名预备役士兵。武器库里只有区区87辆T-72和T-55系列坦克(较先进的T-72不超过10辆),180辆装甲车(包括80辆装甲输送车)以及3架米-8运输直升机。战斗一开始,由于格军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和格军预想的一样,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格军先头部队势如破竹,以T-72坦克为先导的攻击编队把南军打得溃不成军。格军于8日清晨冲入南奥塞梯的首府茨欣瓦利,与南军展开激烈的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