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最硬核玩家!”75岁大爷1天内狂刷43次过山车(5)

2025-10-23 10:35  头条

青年时期的日子在回忆里亦是张扬。"那会儿上班每天一块五,我中午花十块出去喝酒,还请同事一起。"1985年,35岁的他购入两辆时兴的循环档摩托车,花了8000块钱,"在那个年代万元户都少,我想骑就买了。"

老去后,经历时代浪潮后攒下的家底,给卢大爷提供了接续鲜活生命的底气。

如今,卢大爷每个月领5000块退休金,两个女儿都有自己的房子,分别为他留了房间,"我隔段时间就会换着住。"

吃饭可以去女儿工作的单位食堂,健康还清淡,他身体素质也尤其好,"十多年不吃药了,头疼脑热扛过去就好了。只住过一回院,咽炎给嗓子堵上了。"

另一种归属地

几年下来,卢大爷已经成了欢乐谷的"网红驻民"。市场部的工作人员找到他,邀请他和外国朋友合录一段体验跳楼机的视频,纳入欢乐谷的宣传素材。地铁的安检员工能精准记住他出现的时间,见了他亲切地问,"今天坐过山车的人多吗?"

在欢乐谷,卢大爷收获了其他地方没能获得的玩伴。游客们看向他的目光,从最初的诧异转变为艳羡与赞赏。不少年轻人专门找到他,一起同坐过山车。他的事迹成了传奇,玩伴们开场时的语气也总是上扬,"卢大爷,我就是特意为您而来的,您太厉害了。"

他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的感觉。同龄老人中,要么身体不好,要么不感兴趣,能和卢大爷玩到一块的几乎没有,"年轻人喜欢找我聊天。"

找他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卢大爷统统来者不拒。他还主动提供一些热心服务,比如给同坐的"玩伴"送过山车抓拍的电子照片,一张30块。前两年有个来自广西的女生和他一起坐过山车,询问他能否帮忙拍个视频。后来,卢大爷由此得到灵感,经常主动提出为年轻人拍视频。他由此收获了更多夸赞,"这大爷手稳。"

这种被喜欢、夸奖的感觉令他享受。在谈话中,卢大爷数次提到晚年的一段高光记忆:2004年,54岁的他在街上坐在车把上倒着骑车,被路过的一位摄影师王文澜用镜头记录下来。照片收录进了《自行车的日子》一书中,后来,他还因此上过两回央视。

图丨卢大爷倒着骑车的照片

2020年,他为自己更换了微信头像:一张自己坐在过山车上张开双臂的像素图。这是一位经常陪他坐过山车的年轻朋友为他画的,特意P上极具个人风格的长发,搭配一副潮流墨镜,姿态尽显张扬。

图丨年轻朋友为卢大爷做的微信头像

如今,卢大爷手机里存着600多个不同游客玩过山车的视频。因为传输视频的需求,他的微信好友已经添加了2000多位世界各地的游客。打开页面,一位最新添加的俄罗斯小姐姐消息置顶:"Hello,My name is……"

卢大爷把这叫作"行善事","有些人一辈子可能就来个几回,帮人家留个纪念见证多好。"他相信缘分,从不和哪个人特意约定时间地点结伴。

替陌生人录完视频,加上好友,合影,挥手道别后,卢大爷又开始周而复始的流程。一趟趟过山车里,他有时碰上老熟人,有时结交新面孔,一到点,他又回归独自一人,往返于家和欢乐谷之间。

"现在要一天来不了,心里还真别扭。"他直言玩不腻,就是喜欢"飞翔的感觉"。问及遗憾,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来不及去蹦极和跳伞,有年龄限制。"

玩的次数一多,偶尔也会遇上游乐设施故障。有几回过山车卡在半空中,或是倒着走,"周围人吓到大叫,我反倒一乐呵,安慰他们没事儿。"过山车上的卢大爷感受到一种释放。风吹得他白发乱飞,他恨不得来得更猛烈些。

但变化也同时在发生。今年卢大爷发现自己体力有些吃不消,每次来回排队走不了太多路,坐过山车的次数逐渐减少,只能改坐大摆锤和跳楼机,"今年续卡时工作人员担心我身体,沟通好久才给我办理。"

新一代老年人在游乐场间高速俯冲,再次确认青春的在场,也找到另一种晚年生活的归属。

下午5点走出园区,小女儿打来语音通话,询问父亲是否晚上来家里吃饭,打算替他买套新衣服,"您这不老出镜,让您穿帅点。"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卢大爷出名了,女儿同事还感慨:"我家老人像你爸这样就好了。"听到这话,平时低调的卢大爷露出仅剩两颗大牙的上颌,开心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