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另一个突出亮点是他的罚球线策应,这两场比赛中,王俊杰频繁在掩护后移动到罚球线附近扮演卡牌大师。他做得也非常好,视野开阔,出球果断,几乎不会停球,尤其是助攻赵睿三分的这一回合,仿佛脑后长眼,不会辜负每个跑出空位的队友。

从战术角度来说,王俊杰的高位处理球能力非常值得深挖。他本身技术全面,投突兼备,往罚球线一站就能牵制对手,加上他优秀的策应水平,再发展几年就有望长成中国小火龙,盘活全队的阵地战进攻。到时候他和杨瀚森的梦幻连线,也将成为中国男篮的名场面。
比赛是最好的试金石,不用刻意强调,打着打着队友就会发现你的亮点,进攻权重也会向你倾斜。第一场教练还有意控制王俊杰的时间,试图挖掘四号位的更多可能,可两场下来,王俊杰的价值已经无需多言。他能攻能防,能突能投,能卡位抢板,能掩护策应,简直像一抹万金油,自动融入各种战术和阵容。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前锋永远不嫌多。
当然,沙特和印度都不是什么强队,王俊杰这两场也没碰到什么硬茬,他的全能身手还有待更高强度比赛的检验(可以想象,在亚洲一线队和更强的防守人面前,他难免会有吃瘪的时刻)。但他今年才20岁,还没打过真正的职业联赛,所谓的职业生涯更是无从谈起,就已经能打出这样梦幻的开局,他的未来只会让人更加浮想联翩。

而且王俊杰的成长之路虽然不算典型,却也不难复制,或许正如张兆旭所说:"我们有很多有天赋的年轻人,我不是说去美国打大学篮球这条路适合所有人,而是我们这么多人,不妨出去试试。"我们能看到,以王俊杰和杨瀚森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有着更开放的心态,更开阔的视野,他们能快速融入海外篮球的体系,也能以"社牛"身份和不同肤色的队友谈笑风生。
这样的年轻人是中国篮球的希望和财富,中国篮球的未来也会因这批新苗的破土而更显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