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都没吃饱,大批外国佣兵身亡,俄导弹砸中食堂,英国军官被俘虏

2025-08-17 13:22  头条

据《纽约时报》8月12日报道,前些日子,乌克兰中部城市克罗皮夫尼茨基的一处训练营,在午餐时间遭到俄军导弹精确打击,地点正是外国雇佣兵集中用餐的食堂。

这起袭击造成至少十几名外国士兵阵亡,约一百人受伤,是俄乌战争中针对外国雇佣兵最为致命的打击之一。遇难者包括来自美国、哥伦比亚、丹麦的士兵,具体名单未对外公布。

一名来自佛罗里达的幸存新兵称,这是他听过的最响的爆炸声,事发前他才到营地一周,还没领到步枪。袭击发生时,防空警报并未响起,导弹直接击中食堂并引爆了附近的弹药库,连续的二次爆炸让现场一片混乱,目测有15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报道指出,俄罗斯显然掌握了该营地的生活规律,挑在人员最集中、戒备最松的午餐时段发动攻击,意图造成最大杀伤力。

类似的情况,在乌克兰也不算罕见。

早在2022年3月,俄军就曾用多枚导弹,袭击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的雅沃里夫军事基地,当时那里聚集了大量雇佣兵,乌方称至少35至64人死亡、逾百人受伤,俄方则宣称击毙多达180人。

2025年3月1日,位于德涅普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切尔卡斯克的训练地,遭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打击,造成32至39人死亡、90多人受伤,事后营地指挥官被停职。

同年6月1日,另一处训练营也被导弹命中,至少12人死亡、60人受伤,其中不少人来不及进入掩体。

在这些案例中,无论是外国雇佣兵营地还是本国士兵训练场,俄军都倾向于选择人员密集、地理位置固定的目标下手,并且常常在用餐或集会等低戒备时段发起突袭。

乌克兰遭到空袭

俄军反复针对西方雇佣兵,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这些雇佣兵有不少曾在伊拉克、阿富汗等战场服役,有的甚至就是直接派去的现役士兵和高级指挥官,他们单兵作战水平高,部分还担任乌军教官,对提升乌军战力有直接作用,消灭他们等于削弱了乌军的实力。

打击外国雇佣兵也是心理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潜在雇佣兵中制造恐惧,阻止更多人加入。

此外,雇佣兵营地往往目标特征明显,集中居住、训练的模式使其很容易被卫星侦察、信号截获和情报渗透锁定坐标,打击成本低、成功率高,又能产生显著的宣传效果。

乌克兰遭到空袭

当然,这类高伤亡事件之所以屡屡出现,不只是因为俄军锁定得准,也与乌方内部的防护优先级和管理问题有关。

虽然外国雇佣兵名义上隶属于乌克兰武装力量国际军团,但在资源分配上,他们常常处于末位,防空预警、掩体设施、应急物资的覆盖率远不如关键城市和本国精锐部队。比如这次挨打的新兵,到营地一周了,连枪都没有领到。

训练营多设在后方地区,被认为威胁较低,因此没有部署足够的防空设施,有的甚至缺少固定警报系统,遇袭前防空警报无法及时响起。在人员管理上,集中就餐的高暴露时段缺乏分批安排,这在情报早已被敌方掌握的情况下无异于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