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起落
现年81岁的埃里森在1977年与Bob Miner和Ed Oates创立了甲骨文,该公司一开始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委托,负责开发代号为"甲骨文"的数据库程序。
五年后,软件开发实验室更名为甲骨文,并在1986年上市。隔年,甲骨文成为美国最大的数据库管理公司。但上世纪90年代初,甲骨文因为盈利不佳而经历了一段颇为艰难的重组时期,随后不久,埃里森又错误地押注网络计算机将打败微软,很显然,这一押注失败了。
甲骨文的生意在互联网时代迎来转折,埃里森早期押注与网络技术兼容的产品,随后将甲骨文重新领入增长的道路上。而近几年,这家公司又成功地从传统的数据库提供商转型为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揭幕了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埃里森与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共同出席了这场发布会,在全球投资者面前赚足眼球。
"星际之门"计划最早由OpenAI、软银集团及甲骨文于2025年1月联合发起,初始投资1000亿美元,目标是在四年内扩容至5000亿美元。该项目推动了OpenAI与甲骨文在算力资源上的深度绑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与OpenAI签订的5年算力合同金额高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最新财报新增RPO(3170亿美元)的94.6%。
最新财报显示,甲骨文的未确认履约义务(RPO)在8月末达到4550亿美元,短短3个月内激增3倍。公司还声称有更多的"数十亿美元大单"在谈,很快就能把这个数字推过5000亿美元。
作为云服务的顶级供应商之一,甲骨文直到2010年代中期才积极拥抱云计算,数据库和企业应用程序上积累的资源帮助其迅速扩张了市场份额。
随后,甲骨文又与微软化敌为友,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提供多云互操作性并吸引企业工作负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企业用户中的地位。
甲骨文在企业领域的优势之一是其生态系统的广度。该公司提供旨在协同工作的数据库、中间件、分析和应用程序,从而减少集成方面的难题。此外,其还提供了广泛的支持服务,拥有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这对需要可靠支持的大型企业或组织来说格外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