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蜚声海外,但其实对卢浮宫来说,文物失窃并不陌生。
卢浮宫最著名的盗窃案发生在1911年,当时《蒙娜丽莎》肖像画从画框中失窃,窃贼将画作藏在衣服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了博物馆,两年后该画作被找回。
数十年后的1956年,一名游客向这幅世界著名画作投掷石块,导致画中人物左肘附近颜料受损,这也促使博物馆将画作移至防弹玻璃后展示。
最近一次事件,是两件16世纪的盔甲在被盗近40年后被归还卢浮宫。这两件文艺复兴时期的头盔和铠甲当时正在卢浮宫展出,分别于1983年5月31日至6月1日夜间被盗。直到2021年3月,这些被盗文物才被归还博物馆。
美联社(AP)直言,在开放时间发生的日间盗窃案实属罕见,在游客在场的情况下闯入卢浮宫实施盗窃,堪称欧洲近年来最大胆的盗窃案之一。
这起盗窃案给本就处于审视之下的卢浮宫带来了新的尴尬,又一次暴露了卢浮宫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深层矛盾:游客数量激增与工作人员负担过重。
近年来,卢浮宫面临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的压力,2024年游客总数达870万人次。但每天涌入博物馆的大量游客,给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及其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
今年6月,由于工作人员因长期人手不足举行罢工,博物馆推迟了开馆时间。一位要求匿名的工会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过去15年里,卢浮宫在近2000人的员工队伍中削减了相当于200个岗位的人力。
今年早些时候,《巴黎人报》报道了卢浮宫馆长洛朗斯·德卡尔写给文化部长达蒂的一封机密信件,信中警示这座欧洲顶级景点的设施已处于破败状态。
这份日期为1月23的备忘录显示,德卡尔请求紧急援助以解决影响博物馆的一系列问题。她警告称,博物馆场馆的损坏情况日益严重,部分区域已"严重老化"。
备忘录详细列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漏水、游客过度拥挤以及令人担忧的温度波动,这些问题可能会"危及艺术品的保存"。
馆长还提醒说,由于游客过多,卢浮宫向公众提供的服务"不足",餐饮服务和卫生间的数量"远低于国际标准"。
备忘录写道:"参观卢浮宫变成了一种体力消耗;前往观赏艺术品不仅耗时,而且往往并不容易。"
游客们通常会涌向《蒙娜丽莎》的展出地,这幅画作是卢浮宫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但馆长呼吁重新考虑这幅作品的陈列位置。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宣布,作为大型翻新计划的一部分,《蒙娜丽莎》将在卢浮宫内拥有专属展厅。这座巴黎地标建筑的扩建工程预计将耗时长达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