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调查中国,不到24小时,美先自乱阵脚,中方还有“核选项”(2)

2025-10-27 15:34  头条

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他这边下令对我国开展调查,还不到24小时,那边美国自己却先乱了阵脚。这又是怎么回事?有美媒就指出,在当前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中国手上除了有稀土这一张"王牌"外,还有个"核选项"同样能够直击美国痛点,让中国在贸易战中获得不小的优势。由于不久前我国进一步收紧对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一度让特朗普政府是急得跳脚,令其态度由最开始的扬言反制,转变为最后着急忙慌的寻求与我国对话合作。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我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对美国所造成的冲击力。现在美媒认为,我国手上还有一张堪称"核选项"的牌,其"威力"可能比稀土还要大。

那这"核选项"的牌到底是什么呢?根据美媒的介绍,这一"核选项"就是药品。按照美媒的说法,因为我国在药品供应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主导着对活性药物成分(API)的全球供应,而活性药物成分是商业药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另外,我国还牢牢的掌握着包括原材料、溶剂和试剂等在内的制造活性药物成分所需的"关键起始材料"。正因为如此,这就引起了一些美国官员的"担忧",他们便开始了妄加猜测。

例如,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共和党主席穆勒纳尔就妄图给我国乱扣帽子,说什么"我国已经显示出有意将药品'武器化'",为此,美国需要构建韧性并确保药品供应链安全。另外,还有多名美国智库成员热炒这一点,一边强调"中国'武器化'药品供应链并非不可能",一边声称,这一"风险"可能会在中美贸易战中"迅速显现"。很明显,他们这就是在故意渲染我国将会很快动用"药品供应链"这张牌,以此来制造国际舆论恐慌,恶意引导国际舆论对我国的猜忌。

对此,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我国是绝不可能主动将贸易战延伸至医疗领域,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药品关乎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以人为本是我国最基本的政策理念,如果将其"武器化",或是转化为地缘政治工具,这与我国的外交政策理念不符。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美国那边会先自乱阵脚,将一些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拿出来说呢?说白了,这就是美国政客在推己及人,"被迫害妄想症"犯了。

因为美国政府自己早就开始将药品"武器化"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对中国的医疗设备、电子产品等加征高达145%的关税,并且还对进口专利药征收100%关税。因为美国自己这么做了,所以也担心害怕中国也会这么做。说到底,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点,那就是特朗普政府手上已经没有什么牌可以打了,只能玩这种以己度人、恶意栽赃的把戏,这恰恰证明它们内心对这场中美贸易战的恐慌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