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籍中国、现任日本参议员石平的一系列卖主求荣的言论,引爆了中日新一轮外交对抗。中国外交部以罕见严厉措辞,点名制裁了这个汉奸。对此,石平竟然无耻的称"被制裁是光荣"。除此之外,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将石平包装成"持不同政见者",亲自出面要求中方"撤销制裁"。可以说,石平的无耻论调也好,林芳正的荒诞要求也罢,都暴露了日本打"身份政治牌"的精心算计。
要知道,石平并非简单的"叛国者",而是日本右翼精心培育的政治资产。其原中国籍标签被日本维新会、自民党交替利用,将其塑造成"中国威胁"的具象化靶子,煽动日本国内民族焦虑。也不断测试我们中国人对汉奸背叛行为的容忍底线。事实上,石平参拜靖国神社、鼓吹"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公开主张对华 "先发制人",早就已经超出言论自由范畴,沦为日本推行对华敌对政策的代理人。而日本内阁的"护犊"行为,实质是将原本的"民间极右翼"势力升格为"国家代理人",导致中日双边摩擦从钓鱼岛、东海空域等传统议题,进一步延伸至"认知战"的全新前线。
如果说石平事件是日本对华"认知战"的前哨,那么日本8万多亿日元的导弹部署计划,则是日本军事冒进的直接体现。就在制裁石平的几乎同一时间,据报道,中方揭露了日本部署远程导弹的计划。日本防卫省公布预算草案显示,2026财年日防卫预算达8万多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另外,日本方面将会在九州部署改良型12式陆基反舰远程导弹,其射程覆盖中国沿海地区。显然,石破茂刚刚辞职,日本右翼朝野对华的挑衅动作就已经憋不住了。
日本的新版12式陆基反舰导弹说是"防御性"武器,实则暗藏杀机:采用隐身外形设计,具备弹道滑翔与末段超音速突防能力,射程从升级前的200 公里飙升至1200公里,若机动部署至日本西南离岛,就将对中国上海、杭州、福州,乃至宁波航母母港都,构成打击威胁。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已完成"战斧"Block 5巡航导弹对日出口的审批,这意味着日本可能将在2027年前拥有1000枚以上中远程巡航导弹,形成"南北夹击、封锁第一岛链"的常规战略打击能力。
基于此,中国国防部罕见引用《波茨坦公告》条款对日本予以警告,日本此举已远超 "专属防卫需求",一旦突破和平宪法的射程红线,中国将保留把反制升级为强制履约的权利,以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根基。正是为了锁定法理斗争制高点。深入剖析可见,日本当前的对华战略,是历史修正主义与军事冒进"双轮驱动"的产物。但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中国的反制并非简单的对等报复,而是一套"精准制裁+体系反制"的"两步走"策略。对石平实施的制裁,只是反制的"起手式",后续的"链式反应"才更具杀伤力。法理层面,锁定战后秩序制高点,经济层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拿捏着日本;军事层面,东部战区已实现 "绕日"飞行,时刻对日保持战略威慑。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如果日本继续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狂飙突进,等待它的不仅是经济反制,更将是被锁死在第一岛链内的战略窒息。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中方更激烈的反制还在后面。"这不是威胁,而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奉劝日本听劝,更不应怀疑中国兑现威慑的意志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