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2025年退休养老金调整的通知。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的总体水平确定为2%,调整范围是2024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员。
为什么2025年养老金调整水平是2%呢?
这可能是很多退休老人的疑惑。退休养老金的增长,主要是始自于2005年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时的国发2005年38号文件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幅度为当地企业在岗职工年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根据2005~2007年的调整方案,养老金调整的比例是60%、100%和70%。
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第18条明确规定了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全国社平工资变化情况,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率是2.83%,私营单位增长率是1.66%。加权计算后的全口径平均工资预计增长率会在2%~2.1%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的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大约是社平工资增长率的100%左右,属于最高水平了。
养老金调整分三种方式: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各省份自行制定养老金调整细则。这是从2016年以来一直实施的方式了。
①定额调整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公平原则,采取的方式是人人增加相同的养老金。
比如说,2024年浙江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每人每月定额增加31元。去年大多数省份的定额调整标准都在30元左右。这一部分调整对于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增长的比例会更高一些。比如说养老金1500元,涨30元是涨2%。养老金6000元,涨30元是涨0.5%。
②挂钩调整部分,分为工作年限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
工作年限挂钩,是按照每年工作年限增加一定额度的基本养老金。2024年的平均水平是每年一元左右,也有的地方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标准越高。比如说山东省对于缴费年限15年以下、16~25、26~35年、36~45年、46年以上部分,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0.8元、0.9元、1.0元、1.1元和1.2元。
这一部分是相同缴费年限情况下的定额调整,而且一般情况下缴费年限不足10年或者15年的会按照10年、15年统一调整。
按养老金水平挂钩,是直接按照上年度本人基本养老金的一定比例增加。去年挂扣比例最低的是江苏省,只有0.4%。挂钩比例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区,为1.81%。
③倾斜调整部分,是针对当地规定的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额外增加一部分养老金。
各地的养老金调整细则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调整方案来综合制定,各个部分的占比确实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是2%,2024年是3%,考虑到养老金水平的增长,今年增长的额度差不多相当于去年调整额度的68.7%。如果去年个人涨了100元的话,今年一般会涨65~7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