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最关键的中美关系选择问题上,李在明表示希望将韩国定位为连接东西方的 "桥梁",以避免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新时代大国竞争中陷入"关系失控"的局面。他用两个词形容就是"站美国一边""必须要妥善处理对华关系"。提到这个问题,李在明一再强调他们的基础需要"建立在美韩同盟的基础之上",就是价值观等问题,但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很深,所以他也提及在经济问题上希望欧洲能"理解韩国和中国的关系"。
但韩媒认为,李在明这种态度在实施中面临重重阻碍。美国在同盟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韩国外交政策有较强影响力。美国推行对华遏制战略,在贸易、科技、军事等领域对中国全面施压,期望盟友紧密配合。韩国若在对华关系上与美国不一致,可能遭受美国经济制裁、军事压力和政治孤立。美国对韩国加入"芯片四方联盟"的施压,以及对韩国企业在美投资、贸易设置障碍,都是潜在威胁。比如美国推行"印太战略",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要求韩国等盟友配合,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限制对华出口。
这让韩国企业陷入两难,遵循美国要求,将失去中国市场;不配合,则面临美国压力。李在明提出妥善处理对华关系,旨在平衡美国战略要求与韩国经济利益,维护韩国企业在华市场份额和供应链稳定。再加上国内政治势力分化严重,亲美派、保守派和民族主义势力,对李在明外交政策存在不同意见。亲美派倾向全面倒向美国,保守派在外交政策上立场保守,民族主义势力则强调韩国国家利益和主权独立,各方利益诉求冲突,想做到他说的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