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3日,中国阅兵将迎来东南亚多国领导人组成的豪华阵容,代表团级别比十年前还要高。
而最近韩国在外交上动作频频,不仅和越南"眉来眼去",还想和中国争夺南北高铁项目,但越南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修补和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韩国总统李在明终于对中国的访华邀请给了明确答复。
据国内媒体援引韩联社消息,韩方高层计划在8月25日左右访问中国,不过这次来的不是李在明本人,而是他亲自挑选的高规格"特使团"。
既然是特使团,说明这次不只是走过场的友好访问,而是要谈实事、解决分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兑现李在明上台时承诺的"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但大家都明白李在明派特使团来中国,其实也暴露了韩国外交的"摇摆",因为他自己亲自跑去日本和美国,而派特使来中国,怎么看都是一次"低规格的安抚",这也是李在明迟迟没有正面回应中国阅兵邀请后的一种补救。
不过这次特使团访华还带来了李在明的亲笔信,多少还是表现出韩国方面的重视,也希望借此推动中韩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
李在明上台后,韩国外交政策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他多次表示会以美韩同盟为基础,努力改善中韩关系,搞"实用外交"。
其实韩国历任总统处理对华关系时,都会派特使来表达重视,比如文在寅当年上任后,也派前总理李海瓒带着亲笔信访华,推动中韩关系回暖,这次李在明也是效仿前辈,希望借此修复关系。
从特使团成员构成来看,也能看出李在明的重视,但如果把视角放到半岛局势上,事情就更复杂了,朝鲜最近动作不断,韩国自己没什么好办法,还得找中国帮忙。
毕竟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有分量,但韩国又一边和美日搞"安全合作",想要"双保险",中国当然看得明白,你要是真想缓和局势,就得真心实意,而不是一边求中国帮忙,一边又跟着美日搞小团体。
李在明国内压力也不小,保守派亲美不希望他和中国走得太近,所以他派特使访华,一方面给国内民众看"我在救经济",另一方面又安抚保守派"我没丢美日关系"。
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在韩国特使团访华的同时,李在明本人会访问美日,日程显示他8月23-24日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石破茂谈合作,24-26日再去美国和特朗普会面,这种安排就是想在中美之间"押两头",保持微妙平衡。
但这种"两头押宝"的策略其实很难真正成功,韩国想靠中国救经济,又怕美国不高兴,想借中国稳半岛,又舍不得美日的"安全承诺"。
比如半导体,既想保住中国市场,又不敢违抗美国的出口限制,农产品想卖给中国,又怕影响和美日合作,这种反复横跳,最后只会让韩国自己的外交空间越来越小。
说到底李在明这次派特使团访华,本质上就是在"买保险",他怕访美收效甚微,至少要确保和中国的关系别彻底断了,对于中国看待这件事,其实就是六个字"既欢迎,也审慎"。
欢迎是因为韩国主动释放了修复关系的信号,尤其是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国家如果能务实对待中韩关系,中国都会积极回应。
但审慎是因为韩国外交政策的摇摆太明显,李在明虽然嘴上说要加强合作,但在美国压力下,关键时候很可能还是"站队"美国,中国不会因为一封亲笔信就把韩国当成"铁杆伙伴"。
总之韩国这次送来亲笔信,诚意中国能看到,但要想真正推动中韩关系深化,光靠一封信肯定不够。
中国讲究的是"行动大于言辞",接下来中韩关系能不能走得更远,还得看李在明政府的实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