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拿出明年军费预算草案,被批讨好美国不切实际

2025-08-23 14: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山猫】

据台媒报道,台行政主管部门昨天(21日)通过了2026年度台当局总预算案,其中关注度较高的军费预算部分,编列金额为新台币9495亿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31.3亿元),比去年增加1768亿,大涨约22.9%,占岛内GDP比也达到了3.32%,相比去年(2.8%)增加了0.5个百分点。

台媒在报道中披露,2026年度投资性军事装备采购和研发支付款项编列了1616亿新台币,此外还有1868亿新台币的"特别预算",包含2026年结案的F-16C/D Block 70(F-16V)采购、"海空战力提升计划"和"行政主管部门特别预算",以上作为"武器装备采购研发"费用共计3484亿新台币。

今年3月28日,洛马公司为台当局订购首架F-16 Block 70举行了下线公开仪式

此外,这一预算中还包含了弹药零部件补充、装备维护等作业维持费用1990亿新台币,人员维持费用2008亿新台币,以及"非营业性特种基金"654亿新台币。台行政部门此次还首次"参考北约标准",纳入了1064亿新台币的退役军人退休给付费用,以及295亿新台币的台"海巡署"支出款项。

然而就是这样一份金额大涨的军费预算,却招致了岛内媒体和专家的批评,究其原因,则是源于"失衡"。台淡江大学战略所兼助理教授揭仲对联合新闻网表示,一般情况下来说,武器装备的采购研发和"作业维持"费用,应当处于"1比1"的比例,以保证武器装备有足够的燃料备件、弹药耗材以及配备足够的合格人手,并且得到良好的维护保养,然而在台军当中这一比例近年来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失衡态势,比如2023年这一比例为1.58比1,2024年升至1.72比1,今年回落至1.59比1,按照这份明年军费预算方案来说,这一比例将达到1.73比1(3484亿比1990亿新台币)的新高。

采购和维持资金的"失衡",对于台军来说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是,这份预算列表中人员维持费用相比2025年上涨了192亿新台币,仅相当于落实了今年3月台当局领导人所宣布的调薪方案,而台立法机构今年6月三读通过的"军人待遇条例"中提高"志愿役士兵"加给至3万新台币的内容则并未编列入内。也就是意味着,台行政部门一方面"按照北约标准"增编了退役军人的退休工资加给和"海巡署"支出,另一方面则对现役"志愿役"兵员待遇视同无物。揭仲对此警告称,这一情况可能会对这份预算后续在台立法机构的审查"带来变数",特别是如果行政机构不承诺在2026财年额外提出关于落实相关条例中"志愿役"兵员加薪要求的追加预算,那么立法机构中的在野势力不排除将这份预算"打回重编"的可能。

台"联合新闻网"也在报道中对此评价称,这份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看"的军费预算,大举增加武器采购研发份额并 "按照北约标准"纳入新项目,但却对在野势力提出的增加"志愿役"兵员待遇要求,甚至是已经在立法机构通过的条例视而不见,足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是满足所谓"军费占GDP3%"的表面指标向美国"邀功",讨好此前向台提出这一要求的特朗普政府,对于解决台军兵员不足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