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抖音时刷到一堆中国游客的吐槽视频,瞬间愣住了--本是开开心心出国玩,却在德国博物馆、韩国明洞撞见满墙只写中文的警示标语,有的甚至直接写着"中国人禁止入内",花钱找罪受的滋味,换谁都窝火。
先说德国,一直以严谨著称,可游客晒出的照片里全是刺眼的细节。柏林博物馆岛的展柜前,"请勿触摸展品"的中文字体比德文、英文大出两倍,老远就能看见;慕尼黑商业街的"禁止吸烟"标牌,中文加粗放大,其他语言缩在角落,工作人员还嘴硬说"是为了方便中国游客"。
这话谁信啊?难道其他国家的游客就不会喧哗、不会碰展品吗?有留学生说,当地媒体总盯着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放大报道,久而久之,中文就成了"警告专用语",可中国游客的投诉率明明是全球最低之一,这事儿却没多少人提。
韩国更离谱,直接把"排斥"写在了脸上。济州岛景区门口,纯中文的"禁止随地大小便"牌子戳在那儿,连韩文翻译都没有;首尔明洞的餐馆更嚣张,贴出"中国人谢绝入内",老板接受采访还说"是拒绝低素质群体"。
最讽刺的是,这些地方压根离不了中国游客的消费。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游消费突破3.1万亿元,韩国28%的国际游客都是中国人,济州岛60%的商铺靠中国游客活下来。一边赚着咱们的钱,一边挂着歧视标语,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有人说这是个别商家的行为,可架不住类似事件越来越多。更让人无奈的是文化差异被曲解,中餐聚餐热闹点,就被当成"吵闹";排队时多说两句,就成了"没规矩",可欧美游客聚会音量更大,却没人专门贴标语警告。
说真的,游客出门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看脸色。之前泰国网友说得好:"中国游客不是噪音,是财神爷驾到的背景音乐"。现在倒好,财神爷上门,却被贴满警告牌,谁还愿意来?
其实大家要的不多,只是平等的尊重。要是真心欢迎,就该挂多语言平等标识;要是只想赚快钱,那游客自然会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