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老外竟然在寿衣店买衣服,嘴里还不停说“amazing”

2025-10-22 16:09  头条

江苏一女子开了家寿衣店,这天刚开门,就来了一群老外,女子一开始没在意,不料,这些老外竟然挑起了寿衣,甚至还往自己身上穿,嘴里还不停的说着"amazing",女子顿感不妙!赶紧过去阻止,对方还以为要涨价!女子比划了半天才让对方明白,这是给死人穿的!可在对方坚持下,女子只好给卖给对方四个日常戴的帽子!

江苏镇江利民市场,耿大姐的寿衣店开在角落里,平时生意清淡,一个月也就接几单活,10月19号那天下午店里突然涌进五个外国游客,把这个冷清的小店搅得热闹非凡。

这几位老外一进门就被满墙的绸缎衣服吸引了,那些绣着福寿纹样的华服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耿大姐正在整理货架,听到"amazing"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心想这些游客还挺识货。

谁知道接下来的幕让她目瞪口呆,一个高个子金发老外直接从架子上取下一件绣着牡丹花的寿衣,二话不说就往身上套,其他几个同伴也跟着挑选起来,有的拿起寿帽左看右看,有的摸着寿鞋的绣花赞不绝口。

耿大姐这才反应来不对劲,赶紧冲过去连说带比划:不行不行,这个不能穿,可语言不通,老外们一脸茫然,还以为店主嫌价钱给少了,其中一个直接掏出钱包,抽出几张百元大钞往柜台上拍。

这下耿大姐更急了,她拉着那个穿寿衣的老外,指着墙上挂的百岁老人遗照,又做出躺平闭眼的动作,老外们面面相觑,显然还是没明白。

情急之下耿大姐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这是给去世的人穿的衣服,翻译结果出来后她把手机屏幕凑到老外面前。

可问题又来了,翻译软件把寿衣译成了longevity clothing,直译就长寿服装,老外们看了更兴奋了,以为这是能带来长寿的吉祥服饰,纷纷表示要买。

耿大姐哭笑不得又重新组织语言:死人穿的,funeral clothes!这回老外们终于明白了,那个套着寿衣的高个子赶紧把衣服脱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回架子上,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了。

场面一度很尴尬,几个老外站在店里不知所措,想走又觉得失礼,不走又不知道该干什么,耿大姐看他们确实喜欢中国传统服饰,灵机一动,从柜台里拿出几顶日常人戴的绒线帽。

这个可以买,冬戴,暖和,她一边说一边往自己头上比划,老外们眼睛一亮纷纷挑选起来,原本25块一顶的帽子,耿大姐按15块的进货价卖给了他们四顶。

临走时几个老外戴着新买的帽子,对着耿大姐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好人。

这件事被路过的顾客拍下来发到网上,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调侃说:寿衣店差点变成国际时装店,也有人开玩笑:老外眼光真独特,专挑贵的看。

但更多网友为耿姐的做法点赞,换作别人说不定就顺水推舟把寿衣当唐装卖了,反正老外也不懂,可耿大姐宁愿少赚钱,也要把事情说清楚,最后连帽子都按成本价卖,这份实诚难能可贵。

其实这场误会的根源在于文化差异,西方国家的丧葬文化里,逝者通常穿日常服装或统一的黑色礼服,没有专门的寿衣概念,他们看到中国寿衣上精美的刺绣和吉祥图案,自然会联想到节日盛装或传统华服。

再加上翻译软件的神助攻,把寿衣翻译成长寿服装,更是让误会雪上加霜,要不是耿大姐坚持解释,这几个老外说不定真会穿着寿衣在镇江街头招摇过市。

事后耿大姐专录了个视频澄清:咱们店不光卖寿衣,也有日常用品。视频发出后,不少人特意来她店里买帽子围巾,说是支持良心商家,原本冷清的小店,因为这件事反而热闹了不少。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语言可以不通,但良心必须相通,耿大姐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四顶普通的绒线帽,比任何华丽的寿衣都更有温度,因为它们承载的是一个中国商人的良知和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