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国内生猪市场上演"过山车"行情,从旺季不旺到逆势反弹,如今又陷入涨跌两难。11月2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瘦肉型标猪报价12.52元/公斤,较前日微降0.04元。

春节前生猪价格以缓慢上涨为主,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短时间内生猪养殖利润价格要涨到300元以上,也就是每斤肥猪价格达到8元,这是有可能的,如果生猪价格能够突破每斤9元,农民养猪人出栏一头肥猪的养殖利润就可以达到500元以上,这是很难的,下阶段生猪价格大概率在每斤8元左右波动,很难突破每斤9元。
现在普通养殖场每斤生猪的生产成本大约在6.8元左右,现在是市场经济,有下降就有回升,市场生猪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生猪价格就会下降,如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生猪价格价格回升。
猪价自从去年8月上旬达到每斤11元后就持续下降,目前生猪价格在5.5-6.5元的范围波动,低的已经跌破每斤5元,多个省份猪价跌进5元,还有的"破5入4",猪价已经进入寒冬时期,也就是猪价的低谷期。普通养殖场出栏一头已经亏本100元以上,多的亏损超过500元,就是养殖技术水平高的集团养殖场也已经陷入亏损状况。
随着政府近期启动收储1.5万吨猪肉(大约收储肥猪16万多头)的计划以及养殖场采取自保措施,减少肥猪出栏数量,囤积生猪进行二次育肥的拉动。近期生猪市场终于盼来了生猪价格的回暖,近几天生猪价格持续拉涨,目前生猪价格在5.5-6.5元的范围内波动,生猪价格仍然处于亏本范围内,这让养猪人既兴奋又担忧,这次猪价持续上涨猪价能涨到哪种程度?从目前生猪价格回升形势和猪肉消费情况看,短时间内生猪价格要涨到成本线以上能赚钱确实有点难。
首先是各个养殖场饲养的母猪严重过剩,这是造成生猪价格难涨的主要原因,近年母猪存栏一直超过4200万头,年生产的仔猪超过9亿头,人均0.66头,生产的猪肉人均可以达到60公斤以上,这么多的猪肉能够消费了吗?虽然从2023年就开始加速去产能化,根据统计资料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仍然高于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全国能繁母猪的3588一3900万头的范围。
因此在短时期内上市肥猪仍然处于超过市场容量的状况,猪价很难持续大幅度止跌回升,我认为在继续减少存栏母猪的基础上,猪价萎靡不振的状况也将维持到明年端午节前后。养猪人都知道,只有减少母猪饲养量,控制仔猪生产量,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但是实际上许多养猪人都是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大量淘汰母猪,造成生产出来的仔猪超过育肥的需要,肥猪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因此目前消费量没有大幅度的增加,造成猪价难涨的状况。
其次是由于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随着政府启动肥猪的收储和养殖场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市场生猪价格持续回升,当生猪价格达到每斤8元左右,就会迫不及待地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尽量出栏,这样就会造成出栏肥猪短时间内出现供大于求,猪价回暖的状况很快就转为下跌状况,生猪价就很难能得到继续回升,而是一路持续回落,继续保持生猪价格的低迷状况,这是有经验教训的,2022年7月份和2024年7月份当生猪价格回升后,养猪人迫不及待地大量出栏肥猪,造成生猪价格回升期仅维持一个月左右。
到年底猪肉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生猪价格回升是肯定的,但是由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生猪价格上涨幅度不大。面对现实情况,养猪人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养猪人自己要把握好肥猪出栏的时机,不要听信网络上那些为了增加自己的点击量而炒作虚拟的猪价,这些猪价炒作者相互抄袭,无中生有,今天没有结束,明天的猪价已经产生,就是猪价已经下跌了,他们仍然鼓吹猪价大幅度上涨,每天为了增加点击量声嘶力竭地炒作猪价,不要相信这些炒作者的蛊惑,不要随便压栏,肥猪达到出栏体重就及时出栏变现。现在肥猪每斤生产成本在6.8元左右,只要猪价超过每斤6.8元就有利润的,生猪价格达到每斤8元就能够达到现在养猪行业公认的正常盈利水平每头为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