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明确定调,9月开始房地产完全明牌了

2025-09-06 18:50  头条

现在正是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时期,此前国家已经明确表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一个是说明当前市场还在调整,二是释放进一步"稳楼市"的积极信号。

该如何稳?还有什么办法稳住地产?9月5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发文表示,办法当然有!稳住楼市,只需五招。

马光远先是吐槽过去政策没有听他的,所以导致市场已经超调。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了超过30%,房价普遍下跌了30%以上,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房价大部分已经跌到2016年。

马光远称,有机构预言,中国的房价还有25%到30%的下调空间。那么全国房价跌幅将会超过60%,国民财富就房价一项的损失将超过200万亿!中国老百姓的财富百分之六七十主要放在房子上,而不是像其他国家放在金融资产上。房地产的稳定影响老百姓的财富,这是基本常识。

所以,在经历接近五年的调整之后,拯救房地产似乎成了难以承受之重。关键是要从过去几年的调整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当下最紧要的是改变预期,把大家买房最担心的问题在政策层面予以回应,而且措施一定要坚决,要有力,不能还留着大招等着以后用,现在就是必须用大招的时候。

这一点我觉得马光远说得非常有道理,过去的就不提了,至少现在我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家也在努力止跌回稳,必须要有大招发挥作用了。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需要活命,需要活下来,这样才能谈活得好不好。

有哪些大招才能扭转房地产市场预期呢?马光远列出了5个大招。

1、解决或者消除老百姓买房烂尾的后顾之忧。

马光远认为,现在市场最担心的是买了房子后烂尾货开发商出问题,不烂尾是不可破的红线,这应该成为一个庄严的承诺,应该为此兜底。只要资金不被挪用,烂尾是不可能发生的。痛下决心确保有开发能力的开发商不因资金问题出现破产,确保项目不烂尾。

有一点马光远说得对,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买房后出问题,哪怕有钱也不敢,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别好不容易买套房结果房财两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百姓承担这个后果。

2、让老百姓坚决相信房价不会跌。

马光远认为,老百姓最担心买了房后出现房价下跌的情况,所以应该对买房给予一定期限的价格保障。比如,一年内出现房价下跌给予足额补偿,等于在价格上起到了兜底作用,消除大家的顾虑,也可以改变预期。

的确,大多数人买房真怕房价跌,可是人为制造房价不跌合适吗?还有,不少开发商曾经有过保价行为,解决了根本问题了吗?并没有。

3、住房需求还在,要解除限制政策。

马光远表示,他坚信仍然有真正的住房需求,这一点我也不否认,尽管人均住房面积听起来不少,实际上很多人被平均了,再说即便是40多平,也并不是多高,真正使用的面积也不多。所以,马光远表示,距离高水平的居住还差的远,要痛下决心取消彻底取消限制,不留尾巴,下决心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

我认为首付比例其实已经很低了,房贷利率倒是仍有下调空间,这是能直接减负的。

4、旧改可以让老百姓心甘情愿放弃老房子换新房子。

马光远说,现在中国60%以上的房子是1998年之前的老破旧,城市旧改的空间非常大。要高屋建瓴为旧改设计支持性制度框架,激励力度要大,让很多人心甘情愿放弃老房子换新房子,这也比直接收购库存效果好太多。

这一点没什么说的,全国2000年以前的房子都将纳入旧改范围,所以,这既是民生,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让老百姓住得更舒服,不想住也可以更好租出去,或者更好卖一些,从而换新房。

5、应该为解决农民工进城住房兜底买一部分单。

马光远表示,中国大量的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很多在城市并没有自己的房子,有责任为这些群体的住房问题买一部分单。要真正设计一套政策,解决这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如果真的下决心这么做,房地产的预期立即改变,市场会立竿见影。

马光远说得不正是国家在做的吗?解决大城市新市民或者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正是这样的思路吗?

总之,马光远提到的一些建议还是值得研究和考虑的,但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他不好说,至少旧改和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可以加快脚步,而且要做扎实,至于人为控制房价那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