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稀土管制击中欧洲软肋,更让西方明白一个道理(2)

2025-11-26 11:46  头条

中方明确指责荷兰"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违反《中荷投资保护协定》中的"公平待遇"与"正当程序"原则,要求其承担"供应链动荡"的全部责任。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欧洲汽车、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原料)、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满足欧洲车企紧急需求)等组合拳,直击荷兰与欧洲的"经济命门"。当欧洲汽车巨头(大众、宝马)因芯片断供面临停产风险时,全球供应链的"系统失灵"让荷兰意识到,"政治冒险"的代价远超其预期。

荷兰的退让,本质是西方对"全球化共生"逻辑的重新认知。荷兰以"安全"为名接管安世,不仅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稳定,更损害了欧洲自身的经济利益(如汽车产业减产、投资信心下降)。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宏达所言:"安世事件凸显了美西方国家安全概念泛化的恶果,这种行为最终会反噬自身。"

荷兰援引冷战法律干预企业内部事务,违背了"契约自由"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核心价值观。这种行为不仅让全球投资者对欧洲的营商环境产生怀疑(如中国企业对欧洲投资的顾虑增加),更动摇了欧洲"规则导向型贸易体系"的典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