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据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郑州陆港公司介绍,随着中老铁路国际运输网络的持续完善,在产业方面,河南与东盟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合作。
--通过创新开发的"班列+市场采购"运输模式,为河南中小微企业走出国门开辟了一条陆上便捷新通道,保障外贸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
--通过常态化开行郑州-老挝"冷链"往返班列,有效推动河南优质农产品大蒜、洋葱、胡萝卜等走进东盟人民"家庭餐桌",东盟榴莲、香蕉、山竹等进入河南人民"水果篮子"。
--通过"门到门"定制班列服务,助力心连心化肥等外贸企业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中老班列货物从初期以塑料橡胶为主,扩展到化工产品、机械零配件、陶瓷玻璃制品等高附加值品类,带动了河南出口货物品类的多元化发展,推动本地产业升级。
从"通道经济"迈向"产业融合"
从陆上到空中,河南加快开放步伐,对自身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带动了河南经济的增长。"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看来,与东盟国家开展贸易合作,河南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河南的机电产品、铝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也在不断增加,提升了河南制造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