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上海教授借儿孙名买房后,房子要不回来!老伴、儿子儿媳纷纷闹离婚……
自掏腰包600多万
用儿子和孙女的名字买了别墅
到头来却钱房两空
近日
上海一退休教授
因"借名买房"引发纠纷
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
彻底陷入困境
退休教授的养老规划
借名买房埋下隐患
今年70岁的王教授,退休前是某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有着清晰的人生规划和严谨的处事风格。多年来,王教授夫妇一直和儿子、儿媳住在同一小区。
2023年,王教授老两口因不堪儿子与儿媳频繁地争吵,于是决定去郊区买套房子,安心养老。
因老两口当时名下共三套住房,不具备再买房的资格,于是打算用儿子的名义购买位于奉贤的期房别墅。儿子提出希望能加上小孙女的名字,这样老婆看着开心。王教授同意后,便独自完成了购房、入住的全部手续,儿子与儿媳也从未过问。
产权变更起争端
家庭矛盾全面爆发
2025年1月
老两口顺利乔迁新家
本以为就此开启安稳的养老生活
却未料
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
↓↓↓
在买下期房别墅后,王教授与老伴陆续卖掉了自己名下的两套住房,二人也重新具备了购房资格。
乔迁新居后,王教授向儿子提出,希望按照约定将奉贤房屋的产权变更登记至自己名下。
然而,在他们办理房屋过户的时候,房产交易中心要求未成年小孙女的监护人代她签字的时候,儿媳妇不同意了。
2025年4月,王教授无奈之下向奉贤区法院提起诉讼,将儿子、小孙女、儿媳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履行此前签署的《借名买房协议》,将房屋产权变更至自己名下。
一审判决:赠与
"微信聊天" 成为关键证据
奉贤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教授与老伴借名买房的原因、出资情况、房屋实际居住使用等核心事实均成立。
但法院同时指出,王教授与大孙女的微信聊天记录中曾提到"奉贤房屋我们住15年或20年以后再留给你爸与你妹",据此认定王教授已将该房屋赠与儿孙。最终,法院驳回了王教授要求履行借名买房协议的诉讼请求。
不服一审判决的老两口,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这场官司
也让原本还算和睦的家庭
陷入多方诉讼
亲情彻底破裂
↓↓↓
老伴因此事与王教授爆发激烈争吵,甚至提出要起诉离婚;
儿媳与儿子的离婚诉讼也在同步进行;
更让王教授心寒的是,大孙女在法庭上直接指证奶奶"索要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