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普遍认为,iPhone Air为追求极致轻薄牺牲了太多实用体验--例如,续航缩短,苹果虽同步推出专用磁吸电池MagSafe作为解决方案,但这一外接配件本身与手机的轻薄理念相悖,附加电池后整体厚度和重量反而超过常规手机。此外,iPhone Air仅配备单颗4800万像素主摄像头,取消了超广角与长焦镜头,起售价高达7999元。
此外,作为国内市场首款eSIM手机,iPhone Air还面临用户习惯的挑战。eSIM手机业务是一种将实体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机芯片中的技术,用户无需插入和更换实体SIM卡即可办理入网、换卡、停机或复机及携号转网等业务。尽管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支持办理eSIM业务,但实际办理流程仍需用户携带身份证件前往运营商营业厅,与传统SIM卡即插即用的便捷性形成对比,许多用户抱怨"流程太麻烦"。
不仅苹果受挫,三星同类超薄机型Galaxy S25 Edge也遭遇滑铁卢。该款手机原本被三星寄予厚望,甚至为此取消了Plus版本以全力押注超薄路线。同时,其在设计上比iPhone Air更为成熟,保留了双扬声器与双摄像头等,但据公开信息,续航缩水和发热等问题使得该机型在上市五个月后便被三星决定停产。
不过,接连的销售遇冷并不意味着"手机轻薄化"本身是伪命题。从当前技术储备来看,硅碳负极电池、堆叠主板、钛合金中框以及分层热管理等创新,均在为手机的"瘦身"与"强能"提供新的解题思路。但如何在性能、售价和轻薄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所有厂商面前的关键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