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棚改大拆大建以后,老房居民的拆迁梦就一夜归零,然而对于预制板楼房居民来说,这个消息也引起了他们的担忧,毕竟预制板楼房弊端太多,如果不能拆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没法居住。如此一来,他们该如何解决居住问题成了心中最大的担忧。
直到国家一锤定音,旧改新规落地,2024年在旧改新规下,仍然有大约20%的老旧房屋面临全面拆除的可能,于是预制板房成为了焦点关注的对象,那么究竟哪些预制板楼房可以拆迁,又该如何安置居民呢?一起看看你家是否符合条件。
.01
预制板楼房弊端多多
首先,在了解预制板楼房弊端之前,先了解一下预制板房的概念:20世纪50-60年代,由于中国城市职工需要大量住房,为了加快建房进度,预制板房在中国应运而生。
到70一80年代,以上海为试点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全国,兴建了大量五或六层楼、多采用预制的水泥板或钢结构拼接而成的住宅居民区。
预制板房虽然建造成本较低,而且建造的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很快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因此,预制板住宅成为那个年代主要的建筑工艺形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的预制板楼已有不少步入高龄,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1.隔音隔热效果差
预制板厚度比钢筋混凝土小,且有空心、有缝隙,隔断不了外面的噪音和温度,不断地遭受周围的各种噪音打扰。同时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严重影响居住的舒适性。
2.预制板房防水性能较差
预制板自带的缝隙、地基沉降带来的开裂,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就有可能产生渗漏。一旦漏水,导致楼下邻居受到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和维修责任。
3.预制板楼房使寿命更短
预制板房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平均使用寿命也就10-20年左右,就会出现老化、生锈、裂缝、渗漏等现象,需要频繁的维修和更换。
更重要的是,相比现在的高档小区或者高层建筑,一般是8级抗震,预制板房的抗震性能较差,一旦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房屋结构容易被破坏,甚至发生整体坍塌。
比如当年的汶川地震,灾区预制板房几乎无一幸免,所以其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很多人的担忧。
.02
哪些预制板房被拆除?
预制板楼房从最初受大众欢迎,到现在几乎人人担忧,未来的结局和命运该如何?最令人关注的是2023年新规:"禁止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预制板房等不符合规范的建筑物"。
根据新规的内容和精神,将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①结构完好的,可以继续使用
这样的预制板房不会被拆除,而是通过改造和维护来延续其使用寿命。
如果预制板楼房经过专业机构鉴定以后,主体结构没有损坏,且符合居住标准,那么这样的房子就会纳入到旧改计划。
比如通过加装电梯、外墙粉刷更新、各种管道更换、增加停车位、增加老年活动区等等。以此来提升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让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②主体结构损坏,符合危房标准
符合评估机构的危险房屋标准,那么这些房屋作为老旧危房应及时进行清理和拆除。
一旦预制板楼房经过鉴定已经出现主体结构损坏,通过修缮改造无法修复问题,或者无法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继续居住,极大可能会对财产安全、甚至居民生命安全带来隐患,这种类型的房子,哪怕棚改大拆大建结束,将来也是要面临拆除的。
③城市中心区的老房子
如果预制板楼房所处位置位于城市核心区,周边的教育,医疗,商超等等配套也比较完善,对于这类地段的预制板楼房,将来开发商拆迁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开发商拆迁这样的房子有利可图。
但是最近两年,因为房企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大,外加销量不足、回笼资金困难,导致他们无力继续拆迁。而随着房企压力得到缓解、市场恢复平衡,这一类房子拆迁还是有可能的。
④影响城市规划的预制板楼房。
如果预制板楼房所处的位置刚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不适应城市的需求和形象,这一类老房也将逐步进行拆除或搬迁。
.03
被拆迁的居民如何安置?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不论预制板楼房的老化程度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只要它符合上述四种拆迁标准,一般都会面临拆迁。
关于安置方式,大概率会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原地重建
这是一种创新型的改造方式,即相关部门在原有地块上建全新楼盘,并按照原来的面积分配给之前的预制板房居民。
下图就是杭州市中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成的浙江新村老小区拆迁不赔,启动"有机更新"原拆原建。原房置换面积超出部分,按新房的市场评估价结算。
2、实物安置
其实,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拆迁补偿方式,也就是预制板楼房居民直接搬到安排的安置房里面居住。这种安置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等待房子竣工,更不用租房过渡。
住有所居,实现安居乐业是国人最朴实的向往。预制板房的命运,映射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变迁,我们深信未来居民的生活品质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