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特朗普放出乌克兰应以领土换和平、永远别想加入北约、泽连斯基必须妥协等言论,每一句都像一把刀,悬在乌克兰命运的上方。对此,泽连斯基并没有坐以待毙。8月18日,他在欧洲七位领导人的陪同下访问白宫,试图扭转特朗普的态度。然而在媒体镜头前,特朗普却自顾自扮演起"调解人"的角色,公开喊话泽连斯基,"应与普京面对面谈"。可谁都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特朗普此番的撮合在此前与普京的闭门会谈中早已埋下伏笔:普京愿见泽连斯基,但条件是乌克兰承认乌东四州归属俄罗斯;作为交换,俄默许其他国家向乌提供类似《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而特朗普却在与欧乌领导人会谈时,轻巧地将决定权推给了乌克兰。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提及的俄乌首脑会晤,本质是迫使乌克兰全盘接纳美俄在阿拉斯加达成的共识,还宣称若不接受,乌克兰便是破坏和平、阻挠停火。但乌克兰并不急于妥协,也不同意俄罗斯的和平方案,而是坚持原有提议,即先实现全面无条件停火,再依次商讨和平、领土及安全保障问题。
8月21日,特朗普宣称将在两周内评估和谈的可能性。
消息一出,引发全球关注。俄乌元首即将会晤,甚至可能会升级为美俄乌三方峰会,这是否即将成行?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此前对普京和泽连斯基实施"真人秀式施压",实则藏着自己的政治算盘。在竞选期间,他曾豪言"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但上任后迟迟未有进展。加之关税战、伊朗空袭、国内"大而美"法案争议及爱泼斯坦案发酵,使共和党内部开始动摇,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0%。
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逼近,特朗普急需一场"外交胜利",推动停火,不仅能缓和美俄关系、拓展能源与技术合作,更能置换出战略资源,转向他更在意的印太战场。可这场残酷战争的背后,牵扯着百万生命、错综利益,特朗普所期待的由双方元首直接"拍板"的"速成和平"真能如他所愿吗?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在俄乌问题上,我认为美国已近乎"无牌可打"。制裁虽给俄罗斯带来经济压力,却难改普京战略目标;断军援对乌也非最痛苦之事,因欧洲已行动起来,或直接或经美购武器援乌。显然,俄乌双方都在哄着特朗普,不愿与其撕破脸,但在关键问题上却和他打太极。所以,特朗普提议的俄乌首脑会晤更多是一厢情愿。对当下俄乌而言,特朗普的焦虑更多源于"美国优先"考量及对个人政治声誉的追求,比如想获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