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特朗普百日冲击震撼世界,几纸行政令就几乎让几十年来的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支离破碎。这不仅导致了美国国内民意沸腾,也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期。这个时候,世界各国也期待着稳定,期待着负责任的国家站出来一同对抗这一混沌冲击。
为此,观察者网连线来自巴西的自由记者佩佩·埃斯科巴,请他从第三世界伙伴视角分析中美关税战的影响,并展望金砖国家组织的发展前景。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关税战,尤其是对华关税战不断升级。您对于中美经济摩擦的哪些方面最为关注?
佩佩·埃斯科巴:这实际上是一场针对中国的地缘经济战争,并非针对全世界。他们最初对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征了关税,但很快就一目了然,这场行动的矛头直指中国,而且已经失控。关税税率从54%、104%、125%、145%一路攀升,如今甚至达到了245%。
现在,关税的数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现有关税情况下,很多领域的中美贸易几乎会停摆。现在经济手段已经无法解决关税问题,只有通过外交手段才能解决。但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根本不可能采取正常外交解决这一问题,他活在自己的"气泡"里。我称他为"马戏团"的"指挥",控制着整个"马戏团"。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回应,我认为来自中国外交部的表态就非常恰当。特朗普的这一系列政策根本称不上政策,更像是一场幻想。
特朗普身边有三个人正在推动这些政策的实施:反华而对中国毫无了解的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提出了关税构想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伦,以及反华鹰派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正是这三个人在特朗普身边团团转,向特朗普耳语着"这样就能奏效"。
纳瓦罗和特朗普 资料图:《华盛顿邮报》
现在,许多非常优秀的美国经济学家都在直言:"这完全是疯狂之举,美国必须掉转船头。"但恐怕特朗普政府不会这么做。如今这场正面冲突已经摆到了中美两国的台面上,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仅在道义上站在中国一边,也理解中国的立场,而且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是中国。因此,美国在根本没有审视全球贸易格局的背景下贸然推出这样一套疯狂政策,最终只可能导致贸易自杀。
美国的这套政策实际上将全球的对抗水平推到了另一个层面。
新特朗普政府虽然或多或少地对俄罗斯采取了接纳态度,但他们那套根本无法解决乌克兰问题。而且他们同时对中国和伊朗展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度。所以当你将现在国际关系体系放在全球视角下,你会发现国际体系天平的两端,一边是由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组成的三角同盟,另一边是孤立的超级大国。这对美国可不是什么好事,对吧?
观察者网:从巴西的角度来看,华盛顿依据"232条款"重新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引发了公众怎样的关注?
佩佩·埃斯科巴: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不过,我虽然是巴西人,却由于长期旅居海外,并不紧跟巴西国内动态。我曾先后在欧洲国家、美国和亚洲国家生活,特别是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待在亚洲,所以我的关注重点主要放在美国、欧洲和整个亚洲,对于巴西国内的细节了解不多。
整体而言,作为巴西人,我认为当前巴西面临的地缘经济局势非常复杂--即使在卢拉政府内部,也有不少官员直言反对与俄罗斯、中国乃至金砖国家展开过于紧密的合作。但与此同时,中国是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重要性远超美国。
因此,一旦美国对巴西钢铁或其他产品征收关税,巴西必然会有所反应。同时美国在巴西的游说势力也异常强大,卢拉政府必须谨慎决策。但无论如何,巴西几乎必然对美国关税政策有所联动和反应。
巴西存在一个与卢拉政府天然对立的强大亲特朗普阵营--博索纳罗阵营,所以我认为巴西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格外小心。幸运的是卢拉总统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只不过,未来美巴关系仍将面临不少波动和挑战。
观察者网: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不断搅动全球局势:驱逐移民,疏远欧洲盟友,切断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大规模征收关税,如今又与中国爆发激烈贸易战。作为全球权力转移的一线观察者,您认为究竟是什么在驱动这场混乱?我们是否正见证旧有国际秩序崩解,转向"各国自扫门前雪"的混战?
佩佩·埃斯科巴:的确,与三个月前相比,我们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三个月前,我们还可以将包括美国、加拿大到西欧和东欧的各个国家视为一个拥有相似意志的"集体西方";而现在,西方国家中出现了一个粗暴且赤裸崇拜强权的国家。
它自诩为"帝国",向世界发出强硬信号:"你们一切都需要按我意行事,否则要么我将加征关税,要么我会动用武力。"西方其他国家也被置于附庸地位。特朗普及其团队根本不认为欧洲在地缘政治、技术或经济上具有价值。更糟糕的是,特朗普认为美国在为欧洲的安全付出金钱。所以他认为,从今往后,如果欧洲需要继续获得美国的保护,就必须为美国的军事保护付费。
与此同时,在世界另一侧,存在一个由俄罗斯和中国作为主要领导者的、由全球多数国家组成的"全球南方"阵营。在这个阵营中,中国是全球无与伦比的贸易大国,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而现在的核心问题在于,国际金融体系仍由西方尤其是美国主导。
当前世界局势的紧张正源自美国的"帝国"心态的抬头。这一点无论是在讨论兼并格陵兰、吞并加拿大问题,还是将其他盟友视为附庸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而这种"帝国"心态的抬头趋势,也在其对抗全球多数国家,尤其针对中国的行动中展露无遗。
可以说我们正迈入一个彻底无序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所谓的新世界秩序,本质上是一场由帝国衰落所引发的混乱,而这种不可逆的衰落会让这个旧帝国在其末路之旅中变得更加危险。
特朗普于1月8日在其自创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张"新地图",图上丹麦的格陵兰岛、加拿大和美国均用统一的黄色标记。
观察者网:在您最新的文章中,您写道"这是混乱帝国对抗金砖国家",为何这样形容?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利益?
佩佩·埃斯科巴:这种"混乱帝国"对抗"金砖国家"的景象,在今年随着美国升级针对中国的经济战、贸易战以及针对同为金砖成员国的伊朗的潜在热战,而变得更加明显。
几个月前,我们还能将美国针对金砖国家的行动概括为含"颜色革命"、经济破坏、政治施压的多层次"混合战争"。而如今局势更为复杂,美国对两个极为重要的金砖国家--中国和伊朗--展开了正面冲突。
毫无疑问,中国是美国的首要目标。同时,他们还在试图运用古罗马"分而治之"的策略,企图分裂俄罗斯与中国,但这注定不会成功。
我认为7月初在里约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将决定很多事情。金砖国家将在那次会议上作为一个整体,决定如何联合起来对抗美国这个失控的帝国,并以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全球多数"--即"全球南方"国家,并试图探索绕过美元的多种支付方式,尝试在内部贸易中更多地使用本币。
金砖国家的合作必须更进一步,这一点至关重要。届时,我们将看到"混乱帝国"与"金砖阵营"如何进入这场较量的下一阶段。
观察者网:在2023年中国对巴西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同比增长80%,中巴之间的清洁能源合作对双方都非常重要。从您的角度看,美国此次对巴西钢铁和铝材实施的第301条关税,是否会干扰中巴清洁能源合作?
佩佩·埃斯科巴:这样一项"疯狂"的关税政策,其核心目的就是破坏金砖国家内部的合作关系。而巴西和中国绕开这些关税的尝试,也将成为各国绕开美元体系的绝佳试验。我认为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等货币进行交易。
不过,巴西央行目前与美联储保持高度一致,突然间推行全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和结算货币并非易事。我们不清楚卢拉政府是否具备足够的政治意志和能力来启动这一新进程。
但如果可以成功,将是理想之举。因为要应对全球范围内这股关税"海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各国以本币开展双边贸易,绕开美国金融通道。对巴西而言,这将是一场极佳的制度测试。
巴西中央银行大楼 资料图:巴媒
观察者网:巴西坐拥大量的镍矿,但如今却陷于中国矿业协议与美国拜登气候法案的交叉火力之中。而卢拉政府现在也已经在世贸组织就关税问题与华盛顿展开交锋。巴西将如何在这场全球性博弈中保持主动、不被压制?巴西是否能够将这场资源对决转化为一场收复科技主权的战斗?
佩佩·埃斯科巴:你刚才提到了一个关键概念--主权。没错,核心就在于主权。如果一个像巴西一样的新兴国家要真正获得主权,它必须摆脱外部压力。事实上,与俄罗斯和中国相比,来自美国的压力对巴西影响更为强大,所以在强化国家主权方面进程中尚显缓慢。
因此,回到关税这一问题:如果巴西能够通过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中国的交易,并绕过美元结算来规避这些关税,就等于为构建全球新地缘经济格局迈出关键一步。这将是一场关键考验,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多地采用人民币及其他本币结算,我们需要将其推广到金砖国家中。
金砖国家内部理论上已提出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多边数字结算平台--2024年2月俄罗斯提出的"金砖之桥"(BRICS Bridge)。虽然目前巴西尚未加入该系统,但如果该机制成功,将为彻底绕开传统货币体系、尤其是美元提供可能性。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在推进一个名为"mBridge"(多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机制,同样也可以为金砖国家推进相关实验提供支持。未来数月乃至明年,对"金砖桥"之类的平台测试至关重要。一旦建立起这一替代性支付系统,各成员国就能完全绕过美国的金融控制。
观察者网:您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被封禁,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您之后的计划是什么?
佩佩·埃斯科巴:我最先是在Facebook上被封禁,一直没能被解封。当时,我与香港《亚洲时报》合作,他们的律师曾致信Facebook要求解释,但对方始终没有回复。
Twitter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我是因为对伊朗、伊拉克的报道而被封禁。直到马斯克接手并收购Twitter,我和其他一些记者、分析师的账号才得以恢复。Scott Ritter(斯科特·里特,著名外网政治评论家,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曾负责联合国在伊拉克的军备控制任务)的遭遇与我相同,我们在同一周内同时回归X。至少可以说,马斯克关注到了此前Twitter对新闻工作者的禁令。
观察者网: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您如何看待西方的言论自由?在俄乌冲突、贸易战以及您熟悉的中东议题上,美国如何通过舆论塑造,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
佩佩·埃斯科巴:美国掌控着全球软实力产业,这带来了极大问题。他们最擅长、可能也是唯一擅长的,就是构建、改变、扭曲叙事,并不断推陈出新。之所以他们能如此,是因为他们控制着全球社交媒体和话语权。可以说,掌握了"操作系统",这正是帝国的巨大优势。
我们无法称西方--尤其是欧洲--真正拥有言论自由。美国目前尽管新政府试图宣传"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自由已全面实现",但依旧存在言论禁区:在美国批评以色列、声称加沙存在种族灭绝会被封杀。
欧洲的情况更为严峻,如果你批评欧盟或欧盟委员会政策会被视为越界。此外,如果你反对俄罗斯威胁论、不表达反俄立场同样难以发声,你必须每天谴责俄罗斯。总体而言,西方所谓的"言论自由"不过是一场幻象,根本不存在。相比之下,比如在亚洲,言论空间反而要宽松得多。
观察者网:您认为,"全球南方"国家能否借助"金砖+"机制,重塑发展话语架构,在可持续发展、技术转移和多边融资范式方面实现创新?
佩佩·埃斯科巴:就这一切而言,金砖国家本身就是最好的实验室。去年我在莫斯科待了将近半年,跟踪筹备去年十月在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因此有机会与金砖工商理事会的多位成员打交道。他们当时试图在不同结算支付机制、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对话。
他们告诉我,因为我们是一群坐在同一张桌子的国家,所有决策又都需达成共识,所以要达成一致既复杂又不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前所未有,因为我们正在测试一切可能性,探索全新的东西。
基于此,我提出了"金砖实验室"(Brics Lab)的概念。目前,金砖国家集团就像一个庞大的实验室,他们已经在测试各种经济模式和技术交流。或许今年或者明年,我们将看到大量测试成果。
我们需要在金砖成员国内部先推广这些政策;如果可行,再推进金砖成员与其合作伙伴之间试点,将合作范围扩大到14至19个国家,然后再扩展到全球南方其他国家。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大时代,因为金砖国家可能即将推进一场影响世界的大实验。如今面对这场由美国发起的针对大部分金砖国家的贸易战,各方必须加快步伐,加大测试力度。但根据我去年与这些人士的交流经验,前景非常乐观,因为他们知道未来没有选择,只有自主发展一条路。而现在的贸易战更是为这场实验添加了压力和动力。
现在对于"全球南方"国家来说,无论是技术、经济还是贸易,"全球南方"国家的相关建设都需要考虑如何绕过美国。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唯一出路。最后,我希望以一句充满希望的话结束今天的采访--
虽然现在道路一片黑暗,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前路的点点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