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中老年人需注意这四点

2025-11-07 10:59  头条

今日立冬(11月7日),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闭藏休养"的阶段。但今年的立冬格外特殊,有2个与往年不同的罕见特点,暗藏着冬季节气的变化规律,中老年人尤其要留意,提前做好3件事,才能顺应天时、养护健康!

今年立冬的2个独特之处,老辈人都少见

1. 午时临界交节,冷暖藏玄机:2025年立冬交节时刻在12时03分,恰好卡在午时(11时至13时)正中,这种"临界交节"近十年仅出现35%,十分罕见。老话说"早上立冬冷飕飕,晚上立冬暖融融",午时属火、阳气较盛,按民俗经验今年大概率是"暖冬"开局,但受厄尔尼诺残余效应影响,可能出现"前暖后冷"的格局,开春后要警惕倒春寒。

2. 农历月中交节,冬气更平和:今年立冬对应农历九月十八,正好处在月中。民间有"冬在中,单衣过冬"的说法,比起"冬在头冻死牛、冬在尾倒春寒",月中立冬的冬季气温相对平稳,不会过于严寒,但这种温和天气也容易让人体免疫力放松,反而要提防流感等疾病偷袭 。

中老年人早做3件事,顺应"冬藏"不生病

1. 起居"藏阳":早睡晚起,保暖抓重点:冬季养生核心是"藏阳气",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待日出后(7-8点)再起床,避免清晨严寒耗伤阳气。保暖要重点护好5个部位:头部(外出戴帽)、颈部(穿立领或戴围巾)、腰部(系腰封或穿保暖内衣)、脚部(穿厚袜+防滑鞋),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20分钟,可加几片生姜驱寒助眠 。

2. 饮食"温补":少寒多润,补而不腻:遵循"冬藏补肾"原则,多吃温热软熟的食物,比如羊肉汤、牛肉炖萝卜、黑豆红枣粥,黑色食材(黑米、黑芝麻、木耳)能补肾益气,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即使是暖冬,也别贪嘴吃冰饮、生拌菜,避免刺激肠胃。北方可适当温补,南方侧重清补,每天搭配一把坚果,补充能量又护血管 。

3. 养生"防患":动而不耗,警惕流感:运动选在上午9点后阳气较盛时,以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缓和运动为主,做到"微汗即止",避免大汗伤阳。近期流感高发,中老年人免疫力弱,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戴好口罩,家里每天开窗通风2-3次。一旦出现低烧、乏力、咳嗽等症状,别硬扛,及时就医,抓住48小时黄金治疗期 。

立冬是一年养生的"收尾关键期",今年这两个特殊特点提醒我们:暖冬更要防"寒邪偷袭",平稳天气更需养精蓄锐。中老年人顺应"冬藏"规律,把起居、饮食、防护做好,就能安稳度过整个冬季,为来年健康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