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数月来,韩国国内反美反华抗议活动频发。《日经亚洲》11月6日报道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正在拉近与日本的关系,寻求更务实的合作关系。
报道称,韩国总统李在明刚刚在庆州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但这份外交余晖可能转瞬即逝。席卷全国的反华与反美浪潮,正成为李在明亟待解决的外交难题。
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作者回忆称,自己在2000年代初前往首尔时,几乎看不到反华抗议。分析指出,反华抗议与支持前总统尹锡悦的保守团体关系密切,保守派炒作所谓的"中国干预选举"导致尹锡悦所属的国民力量党惨败。
与此同时,反美情绪也在升温。今年9月,美国佐治亚州警方突袭在建的现代汽车工厂,逮捕了包括475名韩国人在内的非法就业人员。执法部门动用装甲车与直升机,并将被捕者上铐、锁链相连。有关拘留条件恶劣的报道引发韩国上下震惊。

10月18日,韩国首尔,抗议者游行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韩国的关税政策。 视觉中国
韩国民众质疑:美国一边要求韩国在制造业上大规模投资,一边却如此对待韩国公民。
加之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韩美互信进一步削弱。今年7月,双方同意将美国的"对等关税"及对韩国汽车进口关税从25%降至15%,以换取韩国3500亿美元在美投资。但美国坚持要求预付现金,导致谈判僵持。该金额相当于韩国外汇储备的80%以上,韩国根本无法接受。
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于10月3日公布的调查显示,80.1%的韩国人认为美国的预付款要求"不公平"。尽管美国长期是韩国公众最"信任"和"友好"的国家,但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这种好感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日本在韩国的形象悄然上升。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于10月21日上任后,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立即访日,与日方国家安全顾问及自民党高层(包括副总裁麻生太郎)会谈。韩国方面认为麻生是高市上台的重要推手。

8月23日,日本东京。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与日本驻韩大使水岛浩一在首相官邸举行会谈, IC Photo
尽管韩国民众仍对高市持谨慎态度,但同时,韩国方面也期待高市早苗能采取务实立场。高市早苗就职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将韩国称为"合作伙伴",并表示"日韩关系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报道称,韩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好感度,达到了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在日本、美国、中国、俄罗斯这"周边四强"中,韩国认为日本是其最有可能实现外交突破的对象。正面临外交困境的李在明政府,显然无意与东京方面交恶。
针对中国的抗议闹剧,已引起韩国国内多方人士担忧。
此前有韩国学者警告,主流政客必须与极端言论划清界限,无论是经济还是安全角度,韩国都不能失去中国。
韩国明知大学政治学教授郑熙玉(Jeong Hoi-ok)表示,极端主义和排外言论在部分保守派人士中"常态化",这一现象"相当令人不安"。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高级讲师金惠真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不能将眼前的反华情绪视为"根深蒂固"。
"政治势力有时会试图挑唆选民对抗中国,而一些党派人士也持续试图将韩国内部的挑战归咎于中国。"
"另一个因素是,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一些与美国有关联的特定团体,正刻意在韩国煽动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关于这些行动背后是谁,仍有不少争论。"
此前,韩国政府多次发声,拟对反华集会出重拳。
李在明9月9日在主持国务会议时表示,反华集会是脱离言论自由范畴的捣乱行为,并指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也表示,必要时将依据相关法律,对个别反华集会采取强力措施应对。他同时强调,要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避免给辖区商户、居民和在韩中国公民造成不便和恐慌。
10月15日,金民锡重申,这些"仇视性示威"是"自残行为",政府将依法严正应对。
金惠真认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别的国家,韩国社会主流均不存在深厚敌意。此外,从经济上看,反华示威行动阻碍了观光客,干扰了本地商家,对他们造成损害。
10月,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严正表示,韩国个别政治人物散布不实信息,个别极右团体在中国游客集中的首尔明洞、大林洞等地不时举行针对中国的示威游行。中韩双方都对此明确反对。
发言人说,韩国政府高层和各界有识之士明确指出,少数势力的反华言行损害韩国国家形象和利益,要求严正应对。我们相信,中韩各界共同努力,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定能积极向好发展,少数政治势力的图谋不会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