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三不吃,病就不找来”,闰六月十四立秋,3不吃指啥?别忘了忌嘴

2025-08-06 10:06  网易

在进入8月份后,在8月7日我们迎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今年的立秋是在北京时间8月7日08时09分,根据民间的说法:"早上秋凉飕飕,晚上秋,热死牛",因此今年就是"早上秋",预示着立秋后很快就凉爽了,你认为呢?

立秋作为秋季的重要节气,在这个季节交替的重要时刻,对于家中的老人而言,身体的适应与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立秋不仅是自然界万物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的转折点,也是人体健康管理的关键期。在此,建议老人们要记住立秋后"三不吃、三不睡、三不做",共同守护家中老人的健康,确保他们平安过秋。

三不吃,分别是指啥?

在立秋节气的时候,根据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就是有贴秋膘的传统。即在立秋节气后要多吃一些肉类的食物,但是也要注意"三不吃"的原则,尤其是对于老人而言。

第一,不吃寒凉之物。

立秋后,虽然暑热未完全退去,但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老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应避免过多摄入冷饮、冰淇淋及生冷瓜果等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等问题。建议多选择温热性食材,如红枣、枸杞、桂圆等,以温补身体。

第二,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秋季干燥,辛辣油腻食物易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便秘等不适。老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菠菜、芹菜、苹果等,有助于润肠通便,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也忌讳过度滋补。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应避免食用过硬、过黏、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等。

这些食物不仅增加肠胃负担,还可能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选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粥品、面食、鱼类等,更利于老人健康。

同时要注意,虽然立秋有贴秋膘的传统,但是也不宜过度进补,这对老人的肠胃也会是不小的挑战。

三不睡,又是指什么?

在立秋后,就要调整作息时间了,建议老人们要早睡早起了,不像之前是晚睡早起。并且要注意有"三不睡"。

首先,不睡过晚。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也应顺应这一变化,调整作息时间,尽量早睡。老人应保持每晚7-9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养阴润肺、安神定志。过晚入睡会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不带着情绪睡觉。情绪波动大、心事重重都会影响睡眠质量。老人应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睡前思虑过多或情绪激动。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为入睡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再次,不吃完就睡,或者是洗完澡就睡觉。良好的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至关重要。老人卧室应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避免噪音干扰和异味刺激。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吃完饭就马上睡觉,这样不利于肠胃的消化,可以先散散步,然后在睡觉。而且特别要注意,是不能洗完澡就睡觉,或者是洗头后就睡觉。

"三不做"各是指什么?

①不做剧烈运动。虽然适量运动对老人健康有益,但立秋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和体力透支。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轻柔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避免过度劳累。

②不做熬夜之事。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老人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而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③不做忧思之事。过度忧虑和思考问题会加重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对老人健康不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心情和感受。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发脾气,要懂得控制和收敛自己的脾气。易怒、易生气,不仅对身体不好,也会影响到和家人的关系。

总之,"三不吃、三不睡、三不做"是立秋时节守护家中老人健康的重要原则。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让他们在这个秋天里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并且平安度过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