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如何赶高拱下台的(4)

2024-08-14 15:57  搜狐

而在当时,嘉靖皇帝早已经沉溺道教,整日就是闭关、炼丹、敬天、卜卦、打坐……。尤其是,他对于"青词"已经到了痴迷和癫狂的程度,据《翰林志》记载:

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其实说白了,青词就是一种用于敬天和祭祀的华丽骈体文,在道士祈神的时候焚烧,因为誉写在了青藤纸上故而得名青词,也称为"青章"。但在朱厚熜看来,这是他与上天进行灵魂沟通的工具,意义非凡。

以至于,青词已经成为嘉靖朝官员们升迁的不二捷径。之前的首辅们,比如夏言、严嵩和徐阶就都是通过青词才真正被朱皇帝委以重任的。

为了顺应潮流,更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高拱也不情不愿地加入了撰写青词的大军中。不过,他的青词似乎比不上严嵩、李春芳、顾鼎臣等人,并没有得到嘉靖帝的特别青睐。

随着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老朱家公开招聘家庭教师,高拱通过激烈的笔试和面试,终于竞聘成功,成为了裕王朱载垕的授课老师。这个职位,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成为了高拱一生的转折点。

当时,皇太子朱载壡已经过世两年多的时间,可嘉靖却一直没有重新立储。他还有两位皇子在世,分别是裕王和景王,按照明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传统祖制,理应册立年长的裕王朱载垕为新的太子。但是,嘉靖帝却更喜欢自己的小儿子景王,因此他迟迟没有立储,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

谁都看出来裕王的身份非常尴尬,而且前途未卜,成为储君的可能性极低。于是,本就懦弱无能的朱载垕显得更加畏畏缩缩,更加毫无主见,更加不被众人看好。

在这种背景下,高拱选择成为裕王的老师,的确是冒了极大的压力和风险。此后,他肩负起老师的职责,不断悉心培养朱载垕,而且是全方位的培养,除了读书识礼,更加注重培养裕王的信心和能力。

当时的内阁正处于严嵩专权末期,次辅徐阶和首辅严嵩斗得如火如荼。但是,由于高拱的身份特殊,所以这二人都对高拱客客气气,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

高拱在裕王府传授学业九年后,升任了太常寺卿。期间,他们之间建立了"如师如父"的亲密关系,以至于,在高拱调任他职后,裕王仍然对他十分依赖。据《明史·高拱传》记载:

去职后,府中事无大小,必令中使往问。

在1565年,裕王继位的唯一障碍消除了,因为景王朱载圳的过世,裕王成为嘉靖唯一的儿子。高拱闻讯后,差点儿乐晕了,因为他的政治押宝押对了!

之后,高拱开始平步青云,连连高升,成为了礼部尚书。而在首辅徐阶的举荐下,他又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阁参预机务,成为一名内阁阁臣。

入阁后,高拱发现此时的明朝虽然还姓朱,但国家的大小事基本都由首辅徐阶定夺。因为嘉靖皇帝已经长居西苑而久未露面,不断地炼丹嗑药已经使得他心智不清,根本无心也无力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