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efencesecurityasia》7月13日报道,一架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突然降落在伊朗德黑兰的梅赫拉巴德机场。
虽然官方没有透露任何细节,但这类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已成为俄方向伊朗秘密输送军事物资的惯常套路。
从过去一年的监测记录来看,每当伊尔-76降临伊朗,往往会在数日后伴随某些战备动作,比如伊朗防空系统异动,导弹阵地重新部署,或者某些被摧毁的无人机厂重新恢复运作。
这次的降落时机尤为敏感,伊朗刚刚在与以色列的交火中损失惨重,多个无人机基地和导弹库被精准摧毁。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俄罗斯很可能借此次航班,向伊朗运送了军事补给。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苏-35战斗机相关零部件。
伊朗自2020年起便试图从俄罗斯引进苏-35,但整机始终未见踪影,如今在整机交付依然无望的情况下,俄罗斯很可能送去了一部分零部件。
拆机送零件是一种技术上的备选方案。
把苏-35拆成雷达、航电系统、发动机等模块运送,可以规避被西方直接识别为整机出口。
这种方式既显示了援助伊朗的姿态,又不承担额外代价。
对于伊朗而言,哪怕拿到的不是整机,也极具价值,这些核心系统不仅可用于技术研究与仿制,还能用于升级现役战机,甚至部分组件可移植到自主研发平台上使用,比如此前展示的所谓"国产五代机"F-313。
更关键的是,这一举动可以在外交层面向外释放信号,俄罗斯并没有放弃伊朗。
苏 35
这似乎与伊朗近期积极寻求引进歼-10C有一定的关系。
近段时间,伊朗就采购歼-10C与中方进行了接触,而且伊朗对歼-10C的兴趣早已有之,尤其是在苏-35交付屡屡失信的背景下,歼-10C已经被伊朗视为更现实的选项。
对于伊朗来说,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配合霹雳-15超视距空空导弹,在中东这一地区,已经算是顶配了。
正是这股压力,让俄罗斯坐不住了。
毕竟现在俄罗斯穷得叮当响,而军工又要优先俄罗斯国内的需求,军火生意维持起来力不从心,但又不甘心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客户,所以就想先把茅坑占住。
中国战机
之所以说是占茅坑,是因为俄罗斯恐怕不会真正把苏-35和S-400这样的核心装备整机交给伊朗。
这背后的逻辑很复杂。
首先是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忌惮,一旦伊朗获得这些装备,中东局势将剧烈变化,俄罗斯势必会承担西方的集中报复,这不符合俄罗斯当前主战乌克兰的大战略。
再一个则是对伊朗的不信任。
一方面,伊朗长期擅长仿制,凡是到手的先进技术,迟早都能拆解反推出来。
苏-35和S-400一旦全面落入伊朗手中,未来可能反向威胁俄罗斯自己的军贸市场。
另一方面,伊朗内部派系众多,不确定性极高,先进装备进入伊朗,可能很快就会被美国和以色列摸透。
而且美国和以色列那边还想颠覆伊朗,万一伊朗真的变天了,俄罗斯就抓瞎了。
毕竟现在高度反美的伊朗,也保有不少美制战机,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