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听到一句话:"要死,死外边去",此刻具象化了,西班牙小镇兰哈龙颁布"禁死令",禁止在龙哈兰去世。
镇上唯一的墓园爆满,没有足够的埋葬空间,现在连入土为安,都要背井离乡了。
小镇墓园爆满,在建造一座就是了,可镇上却颁布"禁死令",让居民"死外边去",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禁死令
事情发生在1999年,西班牙小镇兰哈龙由于镇上唯一的一座墓园爆满,当时的镇长何塞·鲁比欧就想出了一个法子,颁布"禁死令"。
这个法令要求,居民务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以免死去,直到政府获得合适人们安息的土地为止,法令中明确表示"禁止在兰哈龙去世"。
然而,这个法令一直持续到如今,整整26年,而这期间小镇始终只有一座墓园,而由于旅游业的开发,这条独特的法令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死远点",这玩意感觉不行了还要特地交代一下:"我去死了,今晚不用做我的晚饭了?"不过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关心居民身体的法令,而且旅游业在开发,就不能在建一个墓园吗?
地理限制
这就要从兰哈龙小镇的地理情况说起了,这座小镇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山区里,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
然而建造墓园却需要一块相对平坦的土地,而且需要符合当地的土地规划和环保要求,再加上当地土地资源紧张,所以迟迟无法解决墓地短缺的问题。
这确实需要好好挑,毕竟死者为大,逝者的安息之所可不能马虎,而且还要符合土地规划和环保要求,这不给点时间确实没办法建新的墓园,不过这整整26年时间是不是太长了?这么多年难道没有半点进展吗?
流程限制
在西班牙的行政体系中,建造新墓园这类公共设施,涉及到土地征用、环境评估、社区协商等多个环节。
而且这类公共设施的审批流程很繁琐,消耗的时间很长,短期内是无法快速解决的问题,因此该镇的镇长才希望以"禁死令"的方式,让政府明白事情的紧迫性,以此推动问题解决进程。
镇长估计到现在都没想到,即使自己颁布了"禁死令",但这个问题经过了26年的时间始终都没有解决。而且这么长的时间,当地居民估计都都已经习惯了,再加上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禁死令"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兰哈龙的旅游标志之一。
旅游标志
说起兰哈龙的旅游标志,最开始大家都是因为兰哈龙的温泉慕名而来,兰哈龙有5座天然温泉泉眼,其泉水富含丰富的钠、钙、碳酸氢盐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利尿、助消化等功效,对呼吸疾病、肌肉疼痛、骨髓疾病、关节炎、痛风、鼻炎等均具有疗效,然而随着"禁死令"被扒出来。
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游客其实是被这项奇异的禁令吸引而来的,这也成为了兰哈龙的一个独特的标签。
逝者已矣,或许不再家乡安葬,但给其找个合适的安身之所就已经够了,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禁死令"这样的发展,估计当时的镇长打死都想不到吧?不过也因为这样让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辉煌,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富足。
结语
看似荒谬的"禁死令",反应了很多西班牙政策等问题,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这项法令如今带来的效益,让当地旅游业更发达,也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足。
而无论这项法令的初始目的是什么,最终有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只要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让人民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