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戈维申斯克(即海兰泡)虽然是州府,但其对外交流主要依赖江运和季节性浮桥,受季节和运力制约,效率与运量都存在明显短板。
直到2022 年6月,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四个月,中俄首座跨境公路桥--黑龙江大桥正式启用,卡尼库尔干口岸才与黑河公路口岸实现了常态化货运通道的全面互通。
【2022 年6月,中俄首座跨境公路桥--黑龙江大桥正式启用】
大桥通车之后,这个口岸很快成长为新的货运枢纽,有效分担了其他传统通道的压力,也让俄罗斯远东与中国东北之间的贸易联系变得更顺畅、更高效、更可控。
根据俄罗斯远东海关的数据,从开通到今年7月的三年间,经大桥通行的车辆已累计超过 17 万辆,日均货运量相比最初阶段增长了两倍以上。但由于俄方这边口岸一直未能完成现代化升级,所以运输量和过关效率一直受到限制。
实际上,早在2022年跨江大桥投入运营后,俄方便随即提出将桥梁的每日运营时长由16小时调整为24小时。这一调整源于俄方口岸在货物通关过程中出现的拥堵状况,现有处理能力已难以应对激增的跨境物流需求。
这种"主动申请加班"的举措在俄方过往的操作中较为少见,也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一个普京可能会重点关注的项目,则是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去年11月,普京就曾签署综合令,要求俄罗斯政府自2025年起与中方联合实施黑瞎子岛的开发计划,包括在岛上新建口岸和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
而为了确保掌握黑瞎子岛的开发进度,普京要求俄罗斯政府自2025年4月开始,每隔半年向克里姆林宫提交一份开发报告--普京这次来远东,虽然没有亲自登岛的计划,但应该会从当地负责人那里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远东不仅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大通道,更是与中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打交道的前沿阵地。普京在远东的每一步动作,既是在给中俄关系加码,也是在给俄罗斯的未来寻求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