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科斯已经陷入两难境地

2025-07-11 09:28  头条

特朗普的加税通知喊你发了一波又一波,这一次又要中招的是哪几个国家?

7月9,巴西、菲律宾、等8个国家成为被加征关税的最新对象。

尤其是对菲律宾,美国将自8月1日起关税则从17%升至20%。

自从马科斯上台后,就一直以美国马首是瞻,将川普视为在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友。

收到加税通知的那一刻,马科斯应该始料未及。

7月9日,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关税通知,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对菲律宾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

关税战断断续续的打到现在,加税已经屡见不鲜,但此次对于菲律宾的从17%升至20%关税,显然是有些猝不及防。

毕竟从过往的几年可以看出,马科斯一心依赖美国,认为美国会在经济和外交上支持菲律宾,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他一直站在美国一边。

可是此次特朗普的加税通知,显然是在马科斯的意料之外。

而且美国也有自己看似合理的理由,那就是"贸易不平衡",所以决定对菲律宾加税。

再反过来看马科斯,他一度以为自己作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盟友,能得到更多的保护,但现实显然背道而驰。

对于菲律宾来说,这件事并不仅仅是关税税率的上升。

美国用关税作为"武器",给了菲律宾一个不容忽视的警告,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两国之间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

毕竟美国对菲律宾的贸易逆差去年达到了49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去年增长了21.8%。

而且从国家立场来看,菲律宾过去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现在美国的经济手段却开始威胁到菲律宾的经济生存。

马科斯在这一点上似乎并未预料到会被如此"背刺",而当他试图寻求应对策略时,来自中国的另一股压力也悄然而至。

来自中国的"制裁"

菲律宾本以为有美国做靠山好乘凉,但这猝不及防的改变,让菲律宾猝不及防,也没有意识到中方的"反击"。

要知道在菲律宾被美国关税打压的前不久,这位菲律宾政坛的反华人物,一直在公开场合上对中国表示敌意。

尤其在南海问题上,他不仅支持美国的立场,甚至不惜在国际舆论场上进行挑衅。

并且在过去的几年里,菲律宾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多次采取强硬立场,挑衅中国的行动屡见不鲜。

我们虽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忍无可忍"之下,通过制裁手段回应菲律宾政府在南海的行为。

而此时的菲律宾不仅面临着美国的经济压力,还不得不应对来自中国的外交打击。

马科斯的政府在这两大国之间游走,显得越来越疲惫。

马科斯的"已读未回"

面对美国和中国的双重压力,马科斯的回应却让人感到十分迷茫。

尽管菲律宾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向中方提出抗议,但实际的外交回应却没有显现出应有的强硬态度。

更重要的是,马科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声明,也没有公开与美国或中国进行直接对话的意图。

在这场关税风暴和制裁风暴中,马科斯似乎选择了"已读不回"。

这样的销声匿迹似乎不是菲律宾的风格,毕竟在过去几年,马科斯一直表现出与美国关系亲密的态度,但如今面对美国的关税和中国的制裁,他似乎并没有像其他领导人一样发出强烈的反应。

这种"已读未回"的态度,或许源于他对当前外交局势的深刻迷茫。

事实上,马科斯所面临的选择并不简单。

如果继续依赖美国,他可能会在经济上付出巨大代价,失去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如果转向中国,他又可能会面临来自美国和国内反华势力的强烈反弹。

这个难题似乎让马科斯陷入了两难境地,最终选择了回避争议,而不是直接表态。

两国之间的夹缝

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菲律宾这类国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尴尬位置。

过去,菲律宾依赖美国提供军事支持,但随着美国的贸易政策越来越强硬,菲律宾的"盟友"身份也在逐渐改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面上看似仅仅是经济手段,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菲律宾在全球经济中的脆弱地位。

菲律宾希望在南海问题上得到国际支持,但现实是,它不仅要面临美国的高压,也要面对中国的强硬回应。

对于马科斯来说,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并不多。

在这个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夹缝"中,他不仅要权衡对中国的态度,还要考虑美国的经济压力。

如果继续依赖美国,菲律宾可能会失去与中国合作的机会,然而如果转向中国,菲律宾又可能失去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支持。

对于马科斯而言,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外交博弈,而他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尽量减少外部压力,尽可能避免公开的外交冲突。

最后小编想说

菲律宾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但在当前的局势下,马科斯的沉默更加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马科斯"已读未回"的态度,暴露出菲律宾在中美两国中的尴尬处境。

而他的的选择,或许将决定菲律宾是否能在两大强国的夹缝中找到一条可持续的道路,走出这场外交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