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降血糖天天吃粗粮,到医院一查,傻眼!

2025-04-01 11:02  头条

如今,健康饮食越来越受大家重视,粗粮凭借着富含膳食纤维、热量低等优点,成功跻身健康饮食界的"顶流"。不少朋友为了降血糖、减肥,更是把粗粮当作日常主食。然而,吃粗粮也暗藏门道,稍不注意,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就拿宁波的董师傅来说,为了降血糖,他天天吃五谷杂粮,结果到医院一查,血糖不降反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吃粗粮也踩坑?这些误区太常见!

董师傅向宁波市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张慧琴倾诉,确诊糖尿病后,他对白米饭碰都不敢碰,每天拿五谷杂粮粉冲水当主食,本以为血糖能得到控制,没想到却一路飙升。张医生解释,在临床上,像董师傅这样的患者可不少。把谷物煮得稀烂,或者加工成糊糊,会大大提高食物的升糖指数,红豆正常蒸煮时升糖指数为23,打成粉烘焙后,竟飙升到72,难怪董师傅的血糖控制不住。

除了降血糖,减肥也是很多人吃粗粮的目的。42岁的刘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连续一个月拿全麦面包当主食,满心期待能瘦下来,结果却令人失望。经过张医生了解,原来刘先生吃的全麦面包"名不副实"。一种全麦吐司,配料表中全麦粉排位靠后,精制面粉才是主角,还添加了三种糖,油脂、奶油含量也不低;另一种全麦欧包芋泥馅里糖和油的含量超高,妥妥的"热量炸弹"。现在市面上很多粗粮产品,打着健康的旗号,实际粗粮添加量有限,糖油含量却不低,一不小心就会被误导。

如何跳出粗粮陷阱,正确吃粗粮?

张慧琴医生给大家支了不少招。在选购粗粮制品时,一定要养成看配料表的习惯,优先选择全麦或粗粮排在第一位,且少油少糖的产品。同时,要警惕带馅食品,它们的内馅往往添加大量奶酪、奶油、白砂糖,导致热量和升糖指数双双升高。另外,膨化粗粮食品也要少吃,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流失,还含有大量添加剂。

麦片作为常见的粗粮产品,种类繁多,该怎么选呢?张医生介绍,麦片主要分为纯麦片和复合麦片。纯麦片只含麦类谷物,不添加其他辅料,更健康;复合麦片添加了果干、坚果等辅料。大家可以优先选择纯麦片,如果选择复合麦片,要选配料表简单,只添加少量天然食材,且膳食纤维含量高的,尽量避开添加蜜饯类果干、添加剂多的麦片。

在粗粮的选择和加工上,也有不少讲究。选择粗粮时,优先选择燕麦、薏米、红豆等富含直链淀粉的粗粮和杂豆类,少吃口感软糯的粗粮。在加工时,不要把粗粮煮得太软烂,尽量保持"颗粒状",避免打糊或烘焙打粉。吃粗粮饭或粥时,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材,并且注意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主食。此外,粗粮的食用量也要控制好,一大碗粗粮的热量可能超过一小碗米饭。

粗细搭配,健康饮食

很多朋友觉得吃粗粮多多益善,甚至只吃粗粮,不吃精白米面。但张医生提醒,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只吃粗粮,尤其是老年人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粗粮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大家最好做到粗细搭配,将粗粮和精细粮的比例控制在1:1或1:2。肠胃功能好的人,可以一半粗粮一半细粮;肠胃功能差的人,粗粮占1/3,细粮占2/3,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同时,把粗粮均匀分配到一日三餐中,要是晚餐吃粗粮后难以消化,就少吃或不吃。

吃粗粮本是为了健康,可要是陷入误区,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吃粗粮的方法,收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