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此次会议提出了明年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放到了更加优先的位置;还要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如何理解上述语句?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
李迅雷:我觉得我们要保证经济发展保持一定速度,但是同时不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其他目标。毕竟稳定就业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时候我们就有一定的压力。
我们这些年,物价水平持续低迷,我们需要让物价有所上涨。而稳物价背后就是稳消费,只有需求量大,供需才能平衡。进一步,刺激需求增加的背后是实现居民收入增加,他们彼此相互关联。所以这次会议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要和GDP同步增长。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共识,经济是个大系统,只有里面的各个因素彼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经济增长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观察者网:我们可以看到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25年经济工作,并提到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基调首次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同时在财政政策上,也是自2020年来首次将"积极"的财政政策改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在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提出"适时降息降准""保持流动性宽裕"。您能否解读一下这些表述变化背后意味着多大幅度的调整?
李迅雷:我认为相关政策调整幅度会比较大,这次工作会议关于相关政策指引讲得更加明确,历次的经济工作会议很少提到降准降息。这次明确提出相关要求,我预计如果落实到细则上,财政赤字率会从3%提高到3.5~4%,这意味着明年财政赤字的规模大概在5万亿人民币左右。此外,我认为特别国债规模大概有2-3万亿,专项债规模估计为5万亿。所以我预计,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大概会有12万亿元人民币,广义财政赤字率7%到9%。
关于货币政策,我认为明年降准幅度大概会在0.5~1%之间,降息幅度大概在0.5~0.7%之间,全年预计将会有2~3次降息。
观察者网:此次会议提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我们很多地方消费券也发了,有的地方也发了生育激励基金,您认为未来我们"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还需要做什么?
李迅雷:经济工作会议首先提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补贴规模,提到了提高退休工资金额,提到了提高医保补贴的标准。这可以让老百姓在养老和医疗支出方面的保障得到提高。
在促进消费方面,考虑到现在以旧换新适用范围的扩大到服务消费领域,其本身就对促进消费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稳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促进消费的好手段,也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以上措施都有利于实现相关目标。
此外,会议比较强调提高财政支出的资金效益,效益关注资金的间接和直接回报率,这也就是要求相关方面把钱用好,把投资用好。这也同时意味着如果投资方面没有更好的项目,那么多余的财政支出可以更多地用于民生领域,这样对惠民生更加有利。
毕竟蛋糕就这么大,如果投资不注重效益,投资比重过高,那么民生的比例就降低了。所以我的理解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政策的重点放在了大力度地促消费上。
观察者网:化解债务仍然是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在11月8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包括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内的官员,对总计10万亿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政策做了解读。而这次在债券问题上提到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明年增发您预计会是多少?如何理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中央政府会对财税体制进行怎样大规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