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接“航班延误电话”险被骗,警方提醒:这个电话千万别接!(3)

2025-04-18 16:25  海宁公安

1

冒充客服 自动"扣费"

不法分子冒充各类平台客服,以取消会员、"百万保障""快递丢失""航班延误"等为幌子,引发受害者恐慌,让受害者对其"言听计从"。

2

下载软件 屏幕共享

不法分子以帮助受害者操作为由,诱导下载各种实时通讯软件,通过屏幕共享,远程控制、操作受害者手机,甚至会帮受害者设置呼叫转移功能,让受害者被骗时,无法接听警方的反诈预警电话。

3

窃取密码 转走资金

开启屏幕共享后,受害者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便暴露在了不法分子面前,等时机成熟便转走受害者卡内全部资金。

接到自称客服的来电

一定不要轻易相信

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

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