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文帝为了解决民众疲劳,曾将都城设在长安,宫殿也建得简朴。然而,一登基,隋炀帝便决定在洛阳重建一座宏伟的都城。传闻这座宫殿动用了百万劳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了让宫殿更加富丽堂皇,他搜集了全国的名石、珍宝花草及异兽,用来装饰这座庞大的宫殿。此前由于战乱,洛阳的商业和民生并不兴盛,于是杨广在迁入洛阳之前,命令全国的商人和士人强制迁入洛阳,以此促进洛阳的繁荣。

有了这么大的宫殿,杨广自然觉得一个人住太孤单。他开始频繁举行天子选秀,从民间搜罗美女,给自己填充后宫,专心侍奉自己。最夸张的一次,他带领千余名宫女一起游乐,并要求宫廷画师记录下这一幕,留作日后欣赏。

不过,很快他觉得宫殿再大,后宫再多,仍然不够享乐。为了满足虚荣心,杨广决定像秦始皇那样进行"巡游",让百姓见识一下他的"龙威"。然而,古代道路崎岖难行,杨广是否能忍受漫长的跋涉呢?显然,他不愿忍受颠簸的马车旅行,于是想到了疏通南北运河。隋文帝当年疏通南北运河原本是为了方便运输粮草,但杨广却想让运河更加宽阔,以便让自己乘船巡游。

当时的河道非常狭窄,仅能容纳小船通过,若要通过大船,必须大规模拓宽。为了这一目的,杨广命令大规模开工,想要将运河拓宽两三倍。疏通工程非常艰难,几乎是全凭劳工的人力,一些工人甚至因此丧命。杨广对此毫不在意,只要能少受些苦,至于百姓的死活他并不关心。

他不仅大规模动员劳工拓宽运河,还派遣百万民夫修建隋长城及西北直道,以便自己日后巡查疆土。隋炀帝的这些荒唐行为很快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对,但他丝毫不在乎,反而大刀阔斧地创立了科举制度,决定从民间选拔人才,以此对抗反对派。

十几年的时间里,杨广强行动员了上千万劳工,几乎全国的成年男性都被迫从事劳役,农田耕作几乎完全依赖妇女,导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荒田数量也创下历史最低点。很快,因粮食短缺而引发的饥荒开始蔓延,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为了生存,开始加入绿林,纷纷起义反抗隋炀帝的暴政。

尽管隋炀帝最终死于内乱,但他修建的大运河成为了南北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加速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而他创立的科举制度,也使普通百姓有了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机会。然而,像秦始皇一样,隋炀帝虽然留下了一些看似有益的制度,但他却以极大的代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痛苦,最终导致了政权的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