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豪的纹身把一部好剧撕了个口子。
《生万物》刚播两集,弹幕里齐刷刷飘过"这农民胳膊上怎么有花臂",一秒出戏。
农民角色配纹身,不是第一次翻车。
大S当年在《流星花园》里露出手臂纹身,杉菜瞬间不像穷学生。
观众不是苛刻,是记忆太真--九十年代北方农村,谁家孩子敢纹一整条龙?
剧方解释:拍摄前想过遮,可夏天戏太多,遮不住。
听着像理由,其实像借口。
真要在意,选角时就能卡掉,或者干脆改剧本把人物写成"混过社会的返乡青年",逻辑自洽,观众也买单。
张艺谋那句话被翻出来刷屏:演员最好是一张白纸。
道理不新鲜,能做到的却越来越少。
流量优先,匹配度靠后,于是观众替剧组补课:这角色不该有纹身,那角色不该戴美瞳。
遮纹身其实有招。
《山海情》黄轩下地干活,化妆师用接近肤色的胶布+后期调色,镜头贴着皮肤扫都没穿帮。
成本不高,就看用不用心。
更狠的做法是直接换角。
《隐入尘烟》海选时,导演把有纹身的全部刷掉,留下素人,结果电影像纪录片。
观众夸真实,票房也真香。
欧豪这次被拎出来,一半冤一半不冤。
冤的是演技在线,不冤的是形象确实跳戏。
下次再演农民,要么提前洗,要么剧组提前说故事,别让观众自己猜。
说到底,观众不是讨厌纹身,是讨厌被糊弄。
把角色当活人,把观众当邻居,别拿"艺术自由"当遮羞布。
要是你拍板选角,会为了流量冒险,还是为了真实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