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企业正悄悄给"劳务派遣"换名字,表面是改改称呼,实际是用工模式在深层调整。找工作要是没摸清这里面的门道,很容易踩坑。
一、先搞懂核心区别:劳务派遣 vs 人力外包
想不被"改名"糊弄,得先弄清楚"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核心差别,可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从管理到待遇再到权益,处处都不一样。
劳务派遣是啥情况呢?简单说,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劳动合同,然后被派到实际用工单位干活,实际用工单位能直接管你。打个比方,小王和A劳务派遣公司签了合同,被派到B公司当客服,B公司能直接安排小王的工作内容,考核他的业绩,小王日常工作得听B公司指挥 。
人力外包就不同了。企业把部分业务外包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你是外包公司的员工,主要听外包公司管理,实际用工单位一般不直接插手你咋干活。举个例子,C公司把客服业务外包给D人力外包公司,你和D公司签合同,在C公司场地做客服,但C公司很少管你日常咋干活,主要是D公司安排工作、定考核标准,你得跟着D公司的要求走 。
二、待遇差别大,这些地方要注意
在劳务派遣模式里,虽说实际用工单位会定些待遇标准,但因为你和劳务派遣公司签了合同,工资、社保这些,理论上劳务派遣公司得按规定给你落实。而且法律明确要求,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得"同工同酬",像工资、福利这些,不能差别太大 。
到了人力外包模式,就没这么"好说话"了。因为你属于外包公司,实际用工单位给外包公司付费,外包公司给你发工资、交社保。这时候,你的待遇全看外包公司咋定,和实际用工单位的正式工待遇可能天差地别。比如实际用工单位正式工月薪5000还带各种补贴,外包的你可能就3000块,社保也按最低标准交。之前有人干外包,发现自己工资待遇和劳务派遣的同事差一大截,根源就在用工模式的差别上 。
三、权益保障有不同,别稀里糊涂
劳务派遣模式下,因为实际用工单位能直接管你,要是遇到工伤、纠纷这些事儿,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得按规定共同负责。而且,劳务派遣工在实际用工单位,理论上能参加工会,享受相应权益 。
但在人力外包模式里,你主要和外包公司打交道,实际用工单位很多时候会"甩锅"。出了工伤,得找外包公司解决;有纠纷,也得和外包公司扯。这就导致,遇到事儿时你可能"叫天天不应"--实际用工单位会说"你不是我的人",外包公司又可能推诿,权益保障难度大很多 。
四、找工作咋避坑?这些细节要盯紧
找工作时,别光看岗位名称是"劳务派遣"还是"人力外包",得主动问清楚这几点:
一是和谁签合同--是劳务派遣公司,还是外包公司;
二是工作管理归谁--实际用工单位管不管日常工作安排;
三是待遇咋定--工资、社保、福利这些具体咋落实;
四是权益咋保障--遇到事儿该找谁解决。
就像小李找工作,看到"客服岗"没细问,入职后才发现是人力外包,工资低、社保没按实际工资交,想维权都不知道咋下手,悔得不行 。
现在企业用工模式"花样多",劳务派遣改叫人力外包,本质是想调整用工风险和成本。咱们打工人找工作,得多留个心眼,把这些差别搞明白,别被新名字忽悠,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