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美国担忧的事来了,关键时刻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2)

2025-09-25 17:24  郑州广播电视报

巴菲特清空比亚迪的股票,表面上看似是一次典型的股市操作,但背后却有着更为复杂的考量。回顾这段历史,巴菲特与比亚迪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段传奇。2008年,巴菲特通过其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比亚迪,首次购买了比亚迪2.25亿股的股票,投资金额仅为2.3亿美元。此时,比亚迪的股价只有每股8港元,谁也没有预料到,这笔投资在未来的17年里,带来了比亚迪股价近40倍的增值。可以说,这是一笔典型的"股神"投资。

然而,自2022年起,巴菲特就开始逐步减少对比亚迪的持股。到2023年一季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彻底清空了比亚迪股票。为什么巴菲特在享受巨额回报的同时,却选择放手呢?从巴菲特本人的言论来看,这一决定显然是基于对中美关系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预判。巴菲特一再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美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其他企业。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巴菲特认为,比亚迪的前景虽然光明,但在这样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作为长期投资者的他必须做出调整。

巴菲特的抛售不仅仅是基于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判断,更是对当前中美关系恶化的反应。通过退出中国市场,巴菲特实际上是在避免在中美博弈中深陷其中。他的退出,或许会引发其他外资机构的跟风抛售,从而影响比亚迪的股价。

中美两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博弈,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贸易摩擦。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手段正日益成为两国博弈的核心工具。中国减持美债,无疑是在金融领域给美国施压,表达了中国对于美国单边主义和金融霸权的不满。而巴菲特的抛售比亚迪股票,也表明了外资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的担忧。这些行动背后,是两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相互博弈、相互制衡的缩影。

对于中国来说,减持美债的举动是一种金融手段上的"动真格",体现了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新布局。中国将不再单纯依赖美元资产,而是多元化其外汇储备,以确保在面对美国的金融制裁和贸易压力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应对空间。这一策略也正是为了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经济风险,并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虽然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脱钩,但金融领域的碎片化和区域化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中国和美国可能会在各自的经济和金融体系内寻求更多的独立性,但两国依旧在全球供应链、科技创新、金融市场等领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