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美国担忧的事来了,关键时刻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信号不简单
据报道,近年来的中美博弈已不仅仅体现在贸易战、科技封锁和军事对抗等领域,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较量同样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连续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特别是从3月到7月间,共计抛售约537亿美元(约合3820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而与此同时,股神巴菲特所控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宣布完全清空了其对比亚迪的股票。
自2022年起,中国对美债的持有量逐步减少,今年的四次大规模减持,将中国的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近几年的最低水平。实际上,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朝一夕的决定,而是长期战略的体现。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曾一度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目的很简单--通过持有大量美债来稳定其外汇储备,保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长期以来被视为安全资产,投资美国国债是很多国家的惯常选择。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恶化,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加征关税、实施制裁以及美元的大规模贬值,已经让中国意识到持有过多美债的潜在风险。更为致命的是,2022年美国冻结了俄罗斯的海外主权资产,这一做法无疑让所有依赖美元资产的国家产生了深刻的警觉。中国一方面面临着日益高涨的关税壁垒,另一方面也担忧美债的价值缩水。随着全球经济动荡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持有大量美债已不再被视为"无风险"的投资。
从战略上看,中国的减持美债是一种去美元化的具体行动。减持美债不仅是为了避免过度依赖美元资产,也是为了在全球金融系统中寻找更多的"安全区"。如果美国继续通过金融制裁、印钞或者其他手段干预全球经济,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加速资产的多元化,黄金、其他国家货币等资产成为新的投资方向。中国的这一举动,也体现了其对未来经济格局的深刻预判。